2025-04-12 07:20:04
来源: 无
4月9日晚上下了一场雨,武义县环城南路上落叶无数。
原本4个小时可以将马路打扫干净,潘翠仙扫了五六个小时,侄女潘小燕一直跟着,有时也帮忙扫几下。带着有智力和语言障碍的侄女扫马路,潘翠仙已坚持七八年。
潘翠仙今年66岁,身高不到1.5米,头发花白,常年握着扫把的手布满沟壑和老茧,黑色素残留在沟壑里,怎么也洗不掉。
扫地时,她弯着腰,低着头,将垃圾和落叶扫成一堆。中间不时抬头张望,看看侄女潘小燕是否还在身边。
潘小燕大部分时间站在一旁,有时也拿起自制扫把,将落叶聚拢,然后拿着畚箕,将落叶装起来,倒进垃圾车里,动作还熟练。20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盯着路人,不发一言。
潘翠仙的老家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数年前心脏支架手术掏空家底,丈夫又因意外丧失劳动能力。但当得知失去双亲,有智力和语言障碍的侄女即将被送往福利院时,潘翠仙不顾身子虚弱,连夜将孩子接回。“她抓着我的衣角,我就知道这辈子放不下了。”回忆往事,潘翠仙的手因死死攥住扫帚柄而发白。从此,这对更胜“亲母女”的亲姑侄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生命长跑。
8年前,潘翠仙来到武义县城,做了一名环卫工,在南窑村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和小燕同吃同住。小燕有低保,会穿衣服、吃饭,不会做家务,最多能帮忙按电饭煲的按钮。
上街扫马路时,潘翠仙就带着小燕。一条街,姑侄俩,年复一年地在马路上来来回回。附近店主问潘翠仙,为何把侄女带在身边?潘翠仙一遍遍重复:“侄女不会说话,万一受到欺负也不会告诉我,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常有好心人给小燕送来衣服,小燕的日常穿着基本不用买。小燕有时会跑出去玩,找不到回家的路。派出所巡逻的警察发现后,会帮忙送回来,附近居民或店主发现后,也会联系环卫部门。去年的一天下午3时,小燕外出后没有回来,潘翠仙无奈报警。通过监控查找,小燕一个人走到了婺城区安地镇。第二天中午,潘翠仙赶到安地将她接了回来。有时,小燕不愿跟着去扫马路,潘翠仙也会和她急:“你要跑到其他地方怎么办?”
潘翠仙明白,自己不能陪伴小燕到老。她堂哥的女儿关心小燕,将来或许会成为点亮小燕生命的另一束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