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06:30:03
来源: 无
在永康市中心的南溪岸边,推开居民楼内一扇不起眼的大门,仿佛闯入了一个彩色的创意梦境:墙壁上挂着“关关难过关关过,过不去我就绕道”的书法;员工大头照拼成的年历上,每个人都头顶着“月度最强牛马”的称号;角落里,几十张拍立得照片串成一面记忆墙,抓拍下工作中“苦中作乐”的瞬间……也正是在这里,一群年轻人脑洞大开,在10年间策划出600多场创意派对,为永康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带去耳目一新的体验。这个“派对魔法屋”的创始人叫作苏米,是个一头利落短发、说话时眼睛会发光的95后姑娘。
1996年的苏米是永康本地人,10年前,因为自己的一场生日派对,她开启了“创业原点”。“当时就想,凭什么生日非得吃酒席?”2015年,刚满20岁的苏米打算为自己办一场生日会,想法天马行空的她不想操办传统宴席,又找不到合心意的派对策划,干脆自己买来了气球和丝带,全程亲力亲为,给自己办了一场泳池派对。
照片刷屏朋友圈后,陆续有人好奇地询问:“这是怎么策划的?”苏米意识到,想办有意思的生日派对的需求并不小,但是碍于时间、精力成本,大部分人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那如果我来帮大家策划呢?这不正是我创业的机会吗?”这个从小爱折腾的姑娘从中嗅到了商机。2015年10月27日,她在朋友圈发出人生第一条“商业广告”:“你只要提出你的要求,我就给你一个有趣无极限的派对。”她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sumi派对公司”,从此开启了创意无限的“派对人生”。
然而现实很快泼来冷水:刚开始没客源,苏米索性帮周围的朋友策划,只收成本费;没有创意基础,她和合伙人小雯上网不断搜索学习优秀的场景设计案例,甚至一帧帧研究人家拍摄的派对视频;没有资源,就一家家跑永康的照相馆、甜品店和广告公司,到处自我介绍;缺乏经费,团队的小伙伴们干脆自己动手组装道具,凌晨4时就提前开始布场……
“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觉得辛苦,可能因为我确实热爱实现创意。”熬过了最艰苦的创业初期,通过朋友圈以及社交媒体的照片、视频传播,苏米慢慢积累了口碑,还组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团队。就这样,客户带客户,朋友带朋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工作室开始有了一定的客户群。每次举办派对后看到照片里客户满意的笑脸,苏米都会觉得内心格外充实。
设计专属自己的服装秀场,戴着飞行员墨镜站在“安检口”比耶,在模拟超市里比拼抢购食品……成立10年来,苏米举办了600多场创意派对,在她看来,最精彩的派对永远不是策划师的独角戏。理想的派对,是客户与策划的双向奔赴。
说着,苏米打开了手机上的一个视频,这是工作室举办的派对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之一,60岁寿星打开会场大门瞬间泪崩——做旧的大门、桌椅、钉秤工具等一比一还原了当年他在甘肃开的第一家衡器店,旁边还用一张张老照片和配文述说着这些年的创业故事。在老式沙发、老式电视机、搪瓷杯、缝纫机和满墙的旧报纸之间,老父亲来回踱步,目不转睛,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走南闯北的奋斗岁月。“我们通过家属给我们的老照片,准备了很久的道具,去旧货市场淘,去二手网站和别人砍价,实在找不到就自己动手做,就是为了真实还原当年叔叔的创业故事。”苏米说,“派对越‘较真’,就越动人。”
“让快乐更尽兴”也是苏米工作室贯彻始终的理念。“我们办的最多的是给孩子的生日派对,但我希望到场的大朋友也都能玩得尽兴。派对的终极意义不是多炫酷,而是让人敢放肆笑、敢幼稚、敢做回小孩。”这种“共创”理念还催生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小众订单。2020年,热爱摇滚的文艺青年“啊果”要办一场33岁的生日派对,他没有设定具体的主题,而是给苏米发来了一首他很喜欢的歌曲,要求以歌曲MV为灵感“随意发挥”。
如此“抽象”的要求让苏米的团队头脑风暴了好几天,最终诞生了一场颠覆传统的“垃圾场”主题派对。她和小伙伴跑遍了永康的废品站,用淘来的废品旧物,以及喷漆做旧的铁皮围挡、垃圾桶等物品设置了一个黑白色调的现场,入口是一扇半拉的卷帘门,必须弯腰才能进入,地下室一般的空间内有一闪一闪的白炽灯,通道两旁堆满了“垃圾袋”,墙上画着涂鸦和标语,嘉宾们穿着破洞牛仔裤、拖鞋,不修边幅,席地而坐,在“垃圾桶”边吃着快餐,喝着碗装的白酒,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
“一场派对从策划到实现平均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好在我有一群爱玩、会玩的小伙伴一起组队。”一路走来,苏米最感谢的是自己的团队。这个仅有4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小团体中,合伙人小雯主要负责创意设计,团队不少鬼马的点子都是她想出来的,贝贝负责设计落地,橙子则负责包装布置的执行。
“我们可能是最不正经的正经公司。”苏米给记者发来的照片里,团队的工作状态正如工作室文化墙上各式各样的“发疯语录”一样有趣,他们会为派对的一个布置细节几度改稿到凌晨,也会直接穿着cos服装在现场修图,还会在年初开工时扮成“财神”祈求一年的运势……“我们都是‘95后’,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因为热爱聚在一起,唯一共同点是‘玩心重’。”苏米还记得,刚开始创立工作室的时候,还有名素未谋面的网友直接辞职从西安赶到永康,义无反顾加入了她的团队,如今,虽然这名网友已经回到了西安,但这份弥足珍贵的信任,一直点缀着苏米的创业路。
除了用心策划每一场派对,苏米还格外注重客户体验。每到年底,她都会复盘这一年办过的派对,为客户准备一份独家伴手礼,并邀请他们参与工作室的新年派对。在去年的新年派对上,她直接“复刻”上世纪90年代的春晚舞台,让来宾身着复古主题的服装,演绎那英、王菲同款的《相约一九九八》以及其他经典语言类节目,还在结束时发放塞着旧版人民币的红包,以及童年时期最经典的用红色塑料袋做包装的伴手礼。放肆疯玩的派对场景也被怀旧味十足的老式DV全程捕捉,镜头里大家穿着旗袍、格纹西装,戴着猫眼墨镜,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现场洋溢的乐趣。
“这些年,我们像个孩子一样蹒跚学步,从刚开始的不完美到如今离完美近了一点点。”在工作室成立10周年的朋友圈里,苏米写道,“比起标准意义的‘聪明’和‘成功’,我们更关注‘生命质量’和‘生命浓度’。”夜幕降临,她小小的工作室依然灯火通明。苏米和团队正在争论某场婚礼该用大胆的勃艮第红还是清新的蓝白色地中海风格,墙边的拍立得照片在晚风中轻轻摇晃。那些定格的欢腾时刻仿佛在说:在永康这座小城,一群“长不大”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着庆典的意义。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