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永康   正文

当AI成为教师“第二大脑”,课堂会发生什么改变?永康这所小学给出实践

2025-04-17 15:29:21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舒珊珊

   日前,永康市花川小学教师陈琦瑛来到学校的AI教研中心,上了一堂《“浙”里有宝》的教研课。课后,她立即打开AI课堂智能反馈系统,与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查看课堂反馈报告。

  “报告显示,我在课上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次提问,其中62%为封闭式问题,建议我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比例。”陈琦瑛说,AI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对她的教学时间分配、问答模式、课堂互动等教学行为都给出了清晰的数据。根据建议改进教学方式后,她再上这堂课时的学生主动发言率从35%跃升至68%,教学质效显著提高。

   传统教研模式依赖主观经验和片段式观察,难以实现常态化指导。今年,花川小学主动拥抱科技,引进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打造AI教研中心,构建“证据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诊断-教学改进-迭代优化”教研全流程闭环,形成“数据驱动-问题导向-分层进阶”的教师发展新样态,创新探索智慧教学新形态,大大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花川小学的老师们亲切地称这一智能系统为“AI教研员”,它能记录教师的每一次提问、走动轨迹和互动瞬间,生成实时反馈报告,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这种精准、多维的课堂数据分析,使教研活动更具靶向性,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全新的反思视角和改进方向。

   花川小学负责人施子嫣介绍,本学期以来,该校已先后有30余位老师进入AI教研中心上课,大家普遍反映,在AI的助力下,他们仿佛有了“第二大脑”,得以突破自身在知识储备、教育经验、思考深度等方面的局限,让他们从关注自己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赋能深度教研,推动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到“循证型”的蜕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