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10:25:02
来源: 无
4月19日晚,《婺剧折子戏专场》在上海宛平剧院精彩上演,为申城观众带来一场传统戏曲的视听盛宴。作为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以下简称浙婺)携《徐策跑城》《拷打提牢》及《浩气春秋》选场惊艳亮相,由李烜宇、刘福明、楼依婷三位“白玉兰”奖得主联袂主演,赢得满堂喝彩。
在这场汇聚黄梅戏、京剧、婺剧、昆剧等多剧种的文化盛会上,浙婺陈美兰新剧目创新团队三位演员凭借精湛的演出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斩获本届白玉兰奖主角奖、配角奖和新人主角奖,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从专业评委的严苛评选,到演出现场的热烈反响,他们以令人惊叹的技艺,让古老的婺剧艺术在上海舞台上绽放出全新光彩。
作为浙婺二级演员,工老生的李烜宇师承婺剧名家朱元昊,又拜入京剧麒派名家陈少云门下。2016年,他凭借婺剧《红灯记》中李玉和一角初获白玉兰新人主角奖;如今,经过多年磨砺,终于摘得主角奖,实现从“舞台新星”到“中流砥柱”的华丽蜕变。
在经典剧目《徐策跑城》中,他巧妙融合麒派演剧精髓与婺剧特色,以“技中有戏,戏中见情”的独特风格,通过行云流水的“跑城”身段,将徐策从忧心忡忡到欣喜若狂的心理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诠释人物的忠义情怀。由他整理改编的新编婺剧《浩气春秋》同样令人眼前一亮,主创团队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历经多次打磨,成功塑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精品,既是他对传统折子戏《水擒庞德》的全新演绎,更是他作为关公迷的匠心之作。
荣获配角奖的刘福明专攻花脸行当,在《浩气春秋》中饰演庞德一角时,大胆突破传统反派形象,成功塑造出一位忠勇兼备的悲剧英雄。为精准诠释角色,他深入研读历史资料,在武戏中融入肘棒子、“540度僵尸”等高难度动作,以“稳如磐石”的身段传递人物的悲壮感。
演出中,他与李烜宇配合默契,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和精妙的唱腔设计,将“英雄相惜”的复杂情感演绎得丝丝入扣。剧中创新的武功技巧和脸谱设计,既保留了婺剧的传统韵味,又赋予角色现代审美特质。
新人主角奖得主楼依婷师承婺剧名家陈美兰,在婺剧传统剧目《碧桃花》经典折子戏《拷打提牢》中,饰演身陷囹圄的洪苏秀。她以如泣如诉的唱腔,搭配磋步、甩发等细腻身段,将角色的悲情、胆怯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表现角色得知将被处决时,她高亢激昂的声腔与现场号声相互呼应,将人物内心的惊恐、绝望与不舍推向高潮,极具戏剧感染力。
此次展演不仅彰显了婺剧蓬勃的艺术生命力,更是浙婺多年来深耕人才培养、创新传承模式的生动写照。浙婺始终秉持“一棵菜精神”,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是演员间的默契配合,还是灯光、舞美等环节的紧密协作,都充分体现“整体大于个体”的理念。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以“传帮带”为核心,“二度梅”得主陈美兰在艺术巅峰期主动退居幕后,与一众婺剧前辈艺术家坚持“老带新”,悉心培养出杨霞云、楼胜、巫文玲、陈丽俐、张莹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同时,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持续推出《宫锦袍》《信仰的味道》《三打白骨精》等新作,为青年演员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助力婺剧艺术薪火相传。
从“白玉兰奖”的荣耀时刻,到上海展演的热烈反响,婺剧正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勃勃生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图片和视频由浙婺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