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07:09:07
来源: 金华市中心医院
“痛风”贯穿古今中外,以前的“它”嫌贫爱富、倾慕权贵,现在的“它”众生平等、童叟无欺,被“它”盯上过的人,都对“它”心生恐。
虽然,随着痛风科普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痛风的危险,但目前仍存在很多诊治误区。
误区一:痛风是“老头病”?
痛风渐趋年轻化。实际上,除了老年男性比较多见,年轻人、绝经后妇女也会患痛风。年轻人得“痛风”往往和肥胖、大量碳酸饮料摄入、酗酒、作息不规律、饮食无度等密切相关。
误区二:只要管住嘴,痛风可以不吃药?
人体内产生的尿酸大概只有20%来自食物摄入,剩余的80%都是人体自身代谢的产物,因此,只靠饮食控制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
误区三:荤菜含嘌呤高,只吃素食?
荤菜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荤菜摄入过少,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和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老年人。而且素食中的一些植物蛋白,如豆类或豆制品,过量食用也可造成尿酸升高。因此,均衡饮食,荤素搭配,科学搭配更为重要。
误区四:痛风就要多喝水,喝越多越好?
痛风患者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在心脏功能、肾脏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建议每天饮水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不可无节制的大量饮水,以防“水中毒”。
误区五:关节痛时治疗,不痛就不治疗?
痛风治疗是需要分期进行。急性期:积极抗炎镇痛治疗,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和疼痛。缓解期: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基础,在合适的时机选用合理的降尿酸药物,使尿酸长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是痛风治疗的关键。
误区六:痛风就是关节发炎,需要用抗生素?
痛风的关节炎症反应并不是感染引起的,它是尿酸盐在关节局部沉积导致的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痛风患者合并感染;否则,痛风发作时避免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七:激素治疗痛风效果好,可以经常用?
激素具备强效的抗炎作用,但并不是痛风发作的首选药物,因为长期使用激素可引发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消化道出血穿孔、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股骨头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如若病情需要,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方可短期使用!
误区八:降尿酸治疗,只要尿酸降到正常就可以停药?
规范的降尿酸治疗是有目标和疗程的。对于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但是对于合并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药物剂量、用药时间需由专科医生指导。
误区九:降尿酸治疗,尿酸越低越好?
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180μmol/L。
误区十:只要痛风或者血尿酸高,就得吃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治疗是有严格的指征的:
(1)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
(2)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意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μ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eGFR<90ml/min)、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
具备以上两种情况之一,才需要正规的降尿酸治疗。
“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走出误区,回归科学,才是痛风诊治的关键所在。
健康金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