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08:09:01
来源: 金华日报
世界读书日 | 晒书房
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我们邀请金华的孩子们来晒晒自家的书房。
晒书房,不是晒我家书房有多大多美,藏书有多丰富,而是晒晒家里的阅读氛围、亲子氛围。
前段时间,“我与爸妈共读一本书”第三季活动开启。活动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妇联主办,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此次活动,分为“晒书房”“荐好书”两部分进行。活动开展以来,收到金华各地孩子们的投稿。我们再次发现,金华有很多智慧的父母、爱读书的孩子。
一起走进他们的书房,看看阅读这件美好的事情,如何在一个又一个家庭里发生。
12岁女孩读了600多本书
最是书斋润童年
这段时间,12岁的赵昕诺在看名著《红岩》,地下党员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让她深受感动。
赵昕诺是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看书,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迄今为止,她已读过600多本书。书香袅袅,浸润童年,她感谢父母的用心陪伴,以及特别打造的整墙书柜。
赵昕诺的父母都认为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在女儿还不识字时买来各种绘本,读给她听,引导她看图画。《中国经典故事绘本》《大卫,不可以》《不一样的卡梅拉》《石头汤》等,赵昕诺看得津津有味。
在女儿入睡前,爸爸赵子淳会给她讲故事。赵子淳现在还记得,他给女儿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当第四根火柴被擦着时,小女孩请求奶奶把自己带走,赵昕诺听着听着流下眼泪,哭得很伤心。
睡前故事很动听,讲到后面,无故事可讲时,赵子淳就给女儿编故事。女儿生性胆小,赵子淳就编海豚探险等故事,把勇于挑战等探险精神融入故事,希望女儿耳濡目染变得勇敢。他还把这些故事放到微信公众号上,与他人分享。
赵昕诺读幼儿园的时候,父母有意识地教她认字。她慢慢开始看简单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父母请教。
2020年,在改装房屋时,一家人一致同意客厅不放电视机,而是将一堵墙做成书柜,再添张书桌,放盆绿植,一个简单却温馨的读书场地,成了一家人共享书香的乐园。
当赵昕诺在桌前读冰心、朱自清、三毛、鲁迅、张爱玲、余秋雨的书时,赵子淳也在旁边看自己的书。有次,他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赵昕诺很感兴趣,但看不懂,赵子淳就逐字逐句解释给她听。
赵子淳的妻子加入东阳一个朗读者微信群,每天朗读打卡。女儿赵昕诺跟着妈妈的节奏,把《中庸》《世说新语》《道德经》都看了一遍,为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小学三年级时,赵昕诺写了一首小诗,发表在《作文新天地》上,题为《柳树的辫子》:
小鸟
在枝条上唱跳
跳着,唱着
柳树长出了头发
小鸟跳得越开心
小鸟唱得越动听
柳树的头发就长得越长
柳树呀
你该梳辫子了
这次“晒书房”活动,赵昕诺介绍自家书房用的是文言文:
吾家有书斋,温馨而雅致。整墙壁柜,色泽柔和,藏书千卷,悦人眼目。置宽桌、舒椅,以备展卷阅读之需。书架之上,书卷盈积,经史子集、科普百科,乃至童蒙绘本、名人传记,品类繁多,靡不毕具。
每至夜阑人静,书斋则化为亲子共读之乐园。余拣选适龄佳作,与父同游于故事瀚海之中。或因诙谐情节而欢笑,或为深邃意涵而沉思。斯举也,非唯知识之传承,实乃情感之交流。长此以往,书斋渐成吾心中至为温煦之隅,其间满载父母之爱与成长之回忆 ,令人眷恋不已。
“文章是我写的,爸爸帮忙改过,他用了‘书卷盈积’‘经史子集’等词,让文章变得更精炼简约。”赵昕诺为爸爸点赞。
书柜再大,也容不下日益增多的书籍。前几天,父女俩把书柜收拾了一下,整理出两大箱适合低龄孩子看的书,放到仓库,打算留给弟弟看。弟弟刚出生70多天,等他长大,陪伴他的除了家人浓浓的爱,还有浓浓的书香。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