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手肿20年,剧痛才发现!这个不痛不痒的小包,差点“吃空”掌骨

2025-04-24 07:15:03

来源: 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作者:

近日,76岁的李阿姨因右手尺侧肿胀多年后突发疼痛,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骨科接受手术,切除了潜藏在掌骨内的“气球状”肿瘤——内生软骨瘤。医生提醒,无痛性肿块切勿掉以轻心,尤其是骨骼部位的异常膨隆,需及时排查潜在病变。


肿胀多年未在意 突发疼痛敲警钟

李阿姨回忆,右手小指根部逐渐鼓起一个“小包”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不痛不痒,便一直未重视。一周前,她在做家务时突然感到右手掌剧烈疼痛,手指活动受限,这才慌忙到金华广福肿瘤医院骨科就诊。骨科主治医师俞静接诊后,通过X线检查发现异常:李阿姨右手第五掌骨远端呈“吹气球样”膨胀性改变,骨皮质薄如蛋壳,且已发生病理性骨折——这正是内生软骨瘤的典型表现。


“肿瘤像‘啃食’骨骼一样缓慢生长,把掌骨‘撑’得膨大变形,最终导致骨质脆弱,轻微外力就会发生骨折。”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侯力强解释,由于肿瘤早期无症状,李阿姨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完善术前评估后,侯力强团队为李阿姨实施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肿瘤刮除术。术中可见病变部位充满灰白色软骨样组织,原本坚硬的掌骨已被“撑”成薄壳,局部骨折断端错位。医生彻底刮除肿瘤组织后,对瘤腔进行灭活处理,植入自体松质骨骨髓及人工骨并以钢板固定,既重建骨骼稳定性,又降低了复发风险。术后第二天,李阿姨的疼痛明显缓解,目前正逐步康复。

(术后↓)


内生软骨瘤为何“悄无声息”

侯力强介绍,内生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四肢短骨,多见于30-50岁人群。其成因与软骨细胞异常增生有关,肿瘤在骨髓腔内缓慢生长,刺激骨皮质膨胀变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胀或硬块。若肿瘤侵犯关节或引发骨折,可能出现疼痛、活动受限。

内生软骨瘤与外生骨疣(骨软骨瘤)同属软骨来源良性肿瘤,但前者生长于骨髓腔内,后者突出于骨表面。二者均以手术治疗为主,极少恶变,早发现早处理可避免并发症。

“约90%的内生软骨瘤发生在手部,尤其是小指、环指掌骨。”侯力强提醒,当发现手指、掌骨等部位出现渐进性膨隆,即使无疼痛,也应及时通过X线、CT等检查排查。若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生长速度加快,或伴有病理性骨折,需手术干预。


如何及时发现内生软骨瘤

1

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无痛性肿块、局部肿胀、肢体活动受限等,尤其是骨骼部位的膨隆,切勿因“不疼不痒”拖延就诊。

2

重视外伤后的检查:轻微外力导致骨折(如拎重物、握拳时骨折),需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因素(如肿瘤、骨质疏松)。

3

定期体检与随访:手部X线检查可初步筛查内生软骨瘤,确诊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变化。

4

避免自行按压、刺激肿块:不当外力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内生软骨瘤预后良好,但需警惕“少数例外”。内生软骨瘤恶变概率极低(约1%),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侯力强提醒,手术彻底刮除是关键,术后需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愈合及肿瘤复发情况。

“李阿姨的经历提醒我们,身体的每一处异常膨隆都是健康的警示灯。”侯力强说,“及时排查、科学干预,才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目前,李阿姨恢复顺利,即将出院。医生表示,待3-6个月骨骼完全愈合后,她的右手功能有望基本恢复正常。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