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300余支、3000余场次、500余万元……金华市文化特派员细“数”“咱村新变化”

2025-04-26 10:20:38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徐健勇 文 沈锦涛 摄/视频

4月25日,“咱村有变化”——金华市文化特派员项目路演活动在金东区人文博览中心举行。40位市级文化特派员齐聚一堂,通过“五张图讲好故事”的形式,集中展示近一年来扎根我市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

自去年5月全省文化特派员工作启动以来,我市顺利完成10名省级文化特派员、40名市级文化特派员和100名县级文化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同时,研究出台《金华市文化特派员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制定文化特派员市域品牌活动实施方案,不断打响“文润婺乡”特色品牌。

在当天的展演中,文化特派员们聚焦各自文化项目,通过翔实数据、生动案例,讲述自己与派驻村的文化故事,分享经验,总结模式。这些项目,有的围绕年轻人做文章,比如金华市文联的周玥通过“剧本杀+乡村游”,用“潮”经济让婺剧特色村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更有“戏”;有的专注非遗传承,比如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张赛发挥高校优势,打造“窑望未来”品牌,奋力点亮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的铁店窑火;有的聚焦艺术乡建,比如金华市文化馆的刘青青,在金华开发区罗埠镇塘头郑村举办环境舞蹈培训,带领村舞蹈队从村晚舞台跳到省级晚会,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9个月,52场主题活动,吸引7.5万人次参加,让‘沉睡’的马灯文化再现生机……”金东区文化馆的王芳,派驻在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她表示,文化特派员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让他们更有信心投身其中,当好文化“点灯人”。

据统计,在我市各级文化特派员的号召带领下,全市各地已培育组建300余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组织各类文化技能培训、非遗传承培训等600余次,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3000余场次,有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人民群众精神富有。同时,文化特派员们发挥专业专长,积极助推结对村庄文旅产业发展。初步统计,累计帮助结对村文旅产业增收500余万元,较派驻前增长约20%。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