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兰溪   正文

对话绿水青山,这场兰溪与建德联合的乡村Talk爆燃开麦

2025-04-27 18:02:44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黄晨 叶佳

4月25日,一场“20·正青春”礼堂夜话——兰溪柏社乡建德大洋镇宣讲走亲活动在柳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的重要一环,这场乡村talk将理论宣讲搬进山水林田间,以两地青年之声解码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大洋镇和柏社乡两地青年先到柏社乡白鸠村尖山自然村实地走访,了解尖山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随后前往大洋镇柳村了解高山蔬菜产业基地。最后,两地乡镇青年在柳村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中,两地宣传部领导共同为“‘柏’里‘洋’帆”青年联学联讲团骨干颁发聘书,并分别为“向洋而声”宣讲团、“柏味”宣讲团赠送学习书籍《8090说:新时代青年理论微宣讲辅导》。随后,这场大洋与柏社联合的乡村Talk爆燃开麦。


大洋镇柳村从“绿水青山好看,但换不来一口热饭”的偏远山区村,变成了生态美、产业兴的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来自大洋镇的“堂前燕”青年理论宣讲员叶伟祥结合照片展示了柳村在“两山”理论指引下的蝶变历程。目前,大洋镇已打造形成以柳村为有机蔬菜基地核心区块,与杨桥、上源等村连片合作的蔬菜“种植—采摘—包装—配送”的全产业链,累计吸纳就业人口350人,其中低收入户20人,人均每年增收4万元,年销售收入超800万元。来自建德市杨村桥镇的90后“新农人”洪神安讲述自身经历,从一名码农到“种地吧青年”的转变,用新质生产力与“两山”理念解锁农业新力量。去年,洪神安的种植规模扩大到32亩,从单一的红颜到今年10多个品种,红的、白的、黄的、粉的、黑的草莓琳琅满目,并通过绿色种植技术,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了“生态变现”。


柏社乡作为兰溪北部山区乡镇,凭借丰富的绿水青山资源,精耕细作,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努力谱写生态发展新篇章。“柏”味宣讲团的宣讲员叶佳,生动讲述青年干部在“两山”理念的引导下,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推动从“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95后”宣讲员叶子涵讲述了柏社乡新农人将现代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在希望的田野上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故事。祝卫超作为柏社乡白鸠村驻村干部,分享了派驻山区偏远村庄的工作经验,积极为白鸠村谋划项目、招引客商,为村庄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青春贡献。来自柏社乡的青年创客傅敏兵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家乡建设,为白鸠村通村公路建设捐钱出力,打通了“精彩一‘柏’里”的最后3公里,并为白鸠尖山民宿项目的谋划牵线搭桥、献智献力。




来自柳村的“乡村梦想家”项军和来自白鸠村的青年创客傅敏兵分享交流农创故事和心得。

近年来,大洋镇与柏社乡从村与村的探索合作转变为镇与乡的联建交流,为两地产业特别是为白鸠村的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开展联学联讲,是为乡、村干部、农创客等提供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柏社乡宣传委员孙璇表示,“通过蹲点调研、交流学习、把脉问诊等方式,打造柏社乡‘农旅融合’引擎,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加速转化,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共富的‘绿色密码’。”

下一步,柏社乡将组织开展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蹲点宣讲活动,在循迹溯源中学思践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大洋镇之间的区域间宣讲交流,赋能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