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生死时速!强直患者大出血命悬一线,金华市中心医院多学科联手抢回生命

2025-05-02 07:16:02

来源: 金华市中心医院

作者:


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近日,在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急诊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介入中心、肝胆胰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历时16天的精准施治下,金华市中心医院成功挽救一名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复杂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充分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



62岁的郑先生(化名)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近40年,长期服用抗炎止痛药和降血压药。3月21日,他因左侧腰背部疼痛难忍多日而被亲人送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在门诊候诊时突发昏厥休克,经急诊医学中心抢救后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下来。几个小时后,郑先生再次出现休克症状,并伴有黑便。黑便提示着消化道存在出血情况,追问病史得知,郑先生已经出血黑便十余日但未及时就医。

收住消化内科病房后不到一个小时,郑先生再次出现黑便,血压降至80/60 mmHg,心率快至每分钟120余次,消化内科团队立即为其开通了两路静脉通路加强补液和输血。因郑先生生命体征不稳,还伴有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消化内科立即联系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并为其进行气管插管下内镜下止血。郑先生的脊柱呈屈曲畸形无法平躺,这让气管插管下内镜止血的难度陡增。

“当克服体位限制将内窥镜探入后,胃部的血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样喷涌而来,一时间很难找到出血点。患者的十二指肠溃疡已经穿透肠壁侵蚀胃十二指肠动脉(GDA),若选择常规电凝灼烧止血,后果不堪设想。团队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当机立断,在内镜下实施了钛夹局部压迫限流。”消化内科副主任杨小云说。


图片



内镜处理为郑先生后续抢救争取了时间。随后重症医学科将病人送往介入中心栓塞止血,同时启动了肝胆胰外科、麻醉科紧急会诊,“如果介入中心介入栓塞止血不成功,外科可以随时待命开腹探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徐晓说。

“从位于6号楼4楼的重症监护室到2号楼的零楼介入中心几百米的路上,我们至今都叫不上名字的重症监护室医生和护士如同战场上打仗一般,推送着病人一路奔跑,与时间较量,与病魔赛跑,竭尽全力抢救病人,令我们当时在场的13位病人家属感动至极。在介入中心抢救现场,既有介入中心医生,又有重症监护室医生,既有消化内科医生,也有外科医生,也就是需要谁上谁就能立即上。”郑先生的家属在感谢信上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

感谢信

图片
图片


3月22日晚上11时许,介入中心主治医师金红来和团队接力通过微导管技术,根据钛夹的位置精准定位胃十二指肠动脉破裂出血点,在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成功置入3枚弹簧圈,彻底封堵出血动脉。郑先生返回重症医学科病房进行进一步监护治疗。

图片


3月27日,郑先生转回消化内科病房,出血完全控制,黑便消失,肺部感染得以好转,呼吸道感染得以缓解,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持续8个月的腰背疼痛也意外消失。

“4月5日,我们的兄弟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金华市中心医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这是急诊室的专家医生护士、消化内科的专家医生、重症监护室的专家医生护士、介入中心的专家医生护士‘齐心协力不放弃、精湛医术创奇迹’的结果。”郑先生家属不仅对医院在危难之际毫不犹豫施以援手的行为表达了诚挚谢意,还对各学科默契配合、协助施治的举动给予了高度赞扬。

从失血性休克到转危为安,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金华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攻关的又一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领域的硬核实力。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建设,强化专科协作与技术创新,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构筑更坚实的防线。

专家提醒,长期服用抗炎镇痛药物可增加消化道溃疡出血风险,但因该药物本身为止痛药,患者服药期间对溃疡疼痛的敏感性下降,更容易忽视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建议服药期间定期进行胃肠功能评估,若出现腹胀、黑便或血便应及时就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