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4 07:10:01
来源: 无
4月28日下午,一个妈妈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女来到市中医医院,找到儿科医生何乐:“去年这个时候,他们两个咳嗽,你帮忙调理过后好了很多。现在又有点咳嗽,想请你再看看。”
一名又一名患者再次上门,是对何乐的认可,也是何乐用专业医术和细心态度改变人们对年轻医生认知的结果——年轻的中医儿科医生,也可以让家长放心,也可以闪闪发光。
4岁孩子害怕“白大褂”,不肯进诊室,何乐在走廊上为其做检查。
何乐今年33岁,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董氏儿科”传人董幼祺教授。
2018年,26岁的何乐来到市中医医院,想用多年所学解除患儿病痛,却坐了一段时间的冷板凳。出门诊时,患儿家长看看她,冒出一句话:“你们主任呢?”家长们看她的眼神里,多少有些不信任。
何乐明白,得靠实力积累口碑。面对患儿,她问诊详尽:“咳嗽几天?什么时候咳得严重?有没有痰?”查体时,她认真温和,查咽喉、看舌苔、触诊淋巴结、按腹、搭脉……一套动作下来,看病速度不快。开药方时,她谨记董幼祺教授的叮嘱——轻、巧、简、活、廉、效,开具的中药处方多数不超过13味。
有一名5岁的男孩咽痛发烧,家长发现他的扁桃体肿大,就自行给他服用阿莫西林,没有疗效。到一家诊所就诊,被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认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让孩子继续服用抗生素,还是没疗效。家长带着孩子来找何乐。何乐查体中发现男孩的颈部淋巴结增大,经过血常规和EB病毒的验证,考虑男孩患的是另一种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她给男孩开了中药方,一周之后,男孩恢复健康。何乐说,青年中医的优势是中西医结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来就诊的孩子性格各异,有在诊室桌椅上爬上爬下的,有抓何乐插在口袋里的笔的,有敲键盘的,还有见到“白大褂”就以为要打针、吓得在门外哇哇大哭的。何乐没有不耐烦,她觉得这就是孩子的天性,还会根据哭声、眼泪来评判孩子的身体状态。
时间长了,何乐的专业、细致、耐心,获得了患儿家长的认可,口口相传,更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有些家庭的大宝在何乐这里定点看病,二宝出生后,也在何乐这里定点看病。2021年,何乐晋升为中医儿科专业的主治中医师,度过了中医人的“青春期成长”。
医无止境。除了不断提高临床医术,何乐还注重科研,时常查阅文献,主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专项课题1项、金华市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其中1项课题是儿童肥胖的干预。不少家长还没意识到儿童肥胖问题的重要性,何乐倡导用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的方式干预肥胖,邀请专家指导儿童学练八段锦,设计健康手册,开发儿童BMI指数计算器微信小程序。
医学之路,临床、科研、教学要协同前行。何乐知道自己羽翼未丰,但也倾囊相授,临床带教年轻的规培医生,也带教比她年长的西学中医生。有规培生认为儿科疾病很简单,不就是看个感冒吗?何乐会引导他们思考,怎么判断只是感冒?临床诊断要有辩证思维,看似简单的问诊,其实是要把诊断和鉴别诊断串起来。她提高了规培医生的问诊思路和辨病思维,改进了儿科门诊模拟试诊的考核模式,先后荣获了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2022教学基地优秀带教老师、金华市中医医院2024年度优秀规培带教老师、浙江省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青年带教老师临床技能和教学能力竞赛团体三等奖等荣誉。
在儿科的道路上躬耕笃行,与一群人携手呵护儿童健康成长,何乐而不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