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追问丨金华“五一”假期文旅成绩单,惊喜几何?

2025-05-07 07:01:0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周晗盛

【核心数据】

游客数创新高 “新势力”有古意

5月1—5日,全市98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71.06万人。根据“浙江文旅政务”官微公布,金华市“五一”假期全域旅游综合收入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三,仅次于杭州市、宁波市。

热门景区前6位分别为东阳横店影视城景区、义乌佛堂旅游度假区、金华婺州古城景区、兰溪游埠古镇景区、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与义乌国际商贸城。

除了传统的强势景区外,古城古镇游表现抢眼。“五一”假期,婺州古城以38.5万人次的接待量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0%;游埠古镇假期共接待游客27.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

【一线蹲点】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金华,打开金华的方式不尽相同,游客体验更是千滋百味。婺城区雅畈镇乱石咖啡成为新晋网红。走进其中,绿意簇拥,乱石堆砌,瀑布飞溅,颇有异域风情,这里被网友称为“平替清迈”,是年轻人的出片“胜地”。“日均客流量是工作日的3—4倍。”主理人傅统对“五一”期间的文旅成绩较为满意。

乱石咖啡。由受访者提供

千年古婺再出圈


2023年淄博烧烤的现象级流量、2024年黑龙江“小土豆”破圈传播、2025年荣昌“卤鹅哥”带火一座城……在互联网流量加持下,不少地方持续走红。金华旅游资源丰富、美不胜收,文化家底殷实,绿色画卷盎然,康养禀赋天成。这个“五一”,金华文旅热度再涨。总结经验,不难发现,金华文旅的“破圈”,赢在添成色,更胜于会“吆喝”。

事实上,古代金华便是“流量”城市。无论是李白笔下“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还是李清照轻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文人的一觞一咏间,成就“东南小邹鲁”的千年盛名。

如今的婺州古城,江水依旧蜿蜒如绸,八咏楼巍然俯瞰三江六岸,古渡舟影已化作游船画舫,古城墙下新的旅游业态悄然拨动着游客心弦。

图片

婺州古城。傅俊/摄

“假期每天都要接待几百人,高峰时期上千人,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对古婺文化赞不绝口。”东方造白主理人李高高欣喜道。2020年,东方造白书店落成于保宁门下,经过6年发展,形成了“书店+咖啡+邮局”的运营模式,成为来金游客的打卡地。“‘五一’假期,光手账本就卖了近千本。”根据金华风土人情,李高高设计出涵盖古婺名人、方言、地标、地名等系列盖章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金华游”百变上新


八婺文化源远流长,思接千载亦有回响,一座城市文旅的“破圈”,不仅是文化“突围”,还在于新消费场景打造。能品文脉之盛,览景观之胜,感城市之新,这是让游客选择“金华游”的重要原因。

暮色四合,婺州古城次第亮灯,整条街呈现流光织就的盛世景象。婺州古城以“清照醉古城·宋韵金华府”为主题,通过非遗表演、音乐会等形式,串联起古今交融的文化新场景。游客们身着云鬓高绾、衣袂翩跹的汉服,簪钗步摇间踏过青石板路,在灯火摇曳中沉浸式感受古婺夜宴的风雅韵致。“活动设计非常有意思,每天都不重样,不仅感受到江南风情,还能感受金华历史底蕴,孩子都舍不得离开了。”来自西安的游客徐睿带着一家五口,刚刚参加完“藕花深处 诗魁争渡会”活动,对婺州古城系列活动赞不绝口。

古镇乡村是游客“新宠”,老网红接续发力,新网红表现不俗,共同组成了金华“五一”假期文旅新景致。据兰溪市智圣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周慧兰介绍,假期前两天,兰溪诸葛八卦村接待游客1.2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20%。

图片

兰溪游埠古镇景区。丁成/摄

在磐安县墨林村,一间“村咖”假期客流量突破一万。走进金米兰咖啡馆,主理人应燕忙得不可开交,到店消费后的游客可以前往二楼,在那里会打开墨林村的新视角。凭栏远眺,墨林景致尽收眼底,既有好景致,也有新玩法,这也许是该“村咖”颇受市场欢迎的原因。

墨林村“村咖”。由受访者提供

在义乌,一场别具一格的国际商贸城“city walk”正掀起旅游新风潮。打开小红书,“义乌一日游攻略”相关内容浏览量高达1300多万,这座城市俨然成为众多游客“五一”假期的热门打卡地。

90后女生瓜瓜从事义乌“带逛”服务,她介绍道:“假期接待了两波三日游学团,共20余人。”不同于传统游览模式,游客漫步其间,于玩具、饰品、香薰等多元品类间穿梭探寻。“大家目的不一,有人想拿货做小生意,也有人纯粹来感受市场氛围。”瓜瓜说。在她看来,这波“义乌一日游” 热度承接得恰到好处——既满足了人们对商业探索的需求,也展现出义乌独特的城市魅力,“旅游+购物”擦出亮眼火花。

瓜瓜带逛团。由受访者提供

“集群化、沉浸化、精细化”催生蝶变


和大唐不夜城等现象级IP比,金华文旅成长任重而道远,但“五一”期间,金华以“集群化、沉浸化、精细化”的三重蝶变,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文旅答卷。

全域联动“抱团出圈”——

金华通过非遗活化、景区联动、业态串联,让游客在一次行程中体验多元文旅资源,实现“一地旅游、多地消费”的联动效应。

古城大戏启幕,非遗集体亮相。婺州古城内,婺剧《三打白骨精》场场爆满,和人群相隔几米便是非遗文旅市集,婺州举岩茶艺、东阳竹编技艺、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等50余种非遗项目现场展演。

婺州古城宋韵文化活动。傅俊/摄

县域协同激活全域潜力,放大乘数效应。磐安县以墨林村为流量入口,樱花公园、千亩银杏林、平板长溪等串点成线;浦江以“寻仙浦江”春日漫游季为引擎,串联仙华山、江南第一家两大核心景区;兰溪诸葛村以“三国文化秀”为轴,联动八卦布局的古村风貌与民宿、文创、美食业态,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

沉浸场景“破圈吸粉”——

通过“文化+艺术+体验”的深度融合,金华构建起沉浸式消费场景,精准击中年轻群体对“独特体验”的追求。

酒坊巷内,大型实景剧本杀火热上演。游客可以跟随扮演李清照、吕祖谦等历史人物的NPC,历经坊长、市丞、府尹等晋升路径,体验宋代市井生活魅力。

迈进景区门成为剧中人,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推出“横店疯狂片场”2.0版。“说书人”猛拍惊堂木、卖货郎推销“皇宫贡品”、路上“捕头”行色匆匆……300余名NPC齐力演出,让游客在游览之外获得了“剧中人”新鲜体验。

横店景区NPC。卢师慧/摄

精细服务“圈粉留客”——

金华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构建“服务+”生态体系,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五一”期间,横店镇通过免费旅游专线与智能调度系统,高效输送游客直达东阳市核心景区,实现镇区交通零拥堵。双龙洞景区则依托“智能叫号进洞”系统,通过分时段预约与动态分流,告别传统排队模式,游客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同时带动周边仙瀑洞、桃源洞等景点人气翻番,非门票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这些细节服务既守护了游客的游览品质,更将短期客流转化为长期口碑,让游客从“为景点而来”转变为“因城市再来”。

金华双龙风景区。陈业/摄

从“抱团出圈”的全域联动到“沉浸体验”的场景创新,再到“精细服务”的品质升级,金华“五一”文旅的“破局之道”,让文化可感、服务可触、体验可忆,为城市文旅优质成长写下生动注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