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1:17:24
来源: 无
“你看,我家这些鸡都是散养的,活动范围大,大约有2000来只,农场里还有12个大棚,种了几千株橘子,还有桑葚、莲子等!”昨日,在武义县桐琴镇敕令桥村青禾农业公司,24岁的徐青兰穿着粉色的雨鞋,推着装满玉米的小推车,在到处都是鸡粪的泥泞地面上来回投喂。
2023年6月,徐青兰从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毕业,起初是在杭州一家农业智慧工厂上班,后来又从事农产品销售工作。经历了外面的一番历练,今年春节后,徐青兰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和父亲徐勇一起打理起自家农场。
“大城市虽然发展机会多,但回到家乡发挥专业特长,对自己来说更有成就感。”徐青兰告诉记者,父辈们从事传统农业生产靠的是经验,但对于现代农业来说,科学种植还是很重要的。
说到农业生产中的专业技术,一旁的徐勇也插上了话,“今年的桑葚就遇到了小问题,由于前期抽枝多没有及时修剪,虫害多影响了产量。”徐勇说,女儿回来帮忙打理农场,对于他而言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除了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以外,其他农活也不怕辛苦帮着干。
“我家农场采用循环农业模式,桑葚树上掉落的果子是鸡的‘小点心’,鸡粪是橘子树的肥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徐青兰笑着说,在她家农场里,蚯蚓、青蛙特别多,池塘里的水都是从山上引流下来。
对于自己心中的生态农业,徐青兰说,她和父亲的理念是一致的,那就是从土壤、水质到种植全过程,要按照绿色的标准去管理,不追求短期效益,做农业就是要踏踏实实,用品质和口碑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