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12:35:53
来源: 无
洗手、消毒、换工作服,这是金东区火把酒坊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前的例行动作。这个全透明的“阳光食品作坊”里,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有序划分,酿酒器、灌装机等设备整齐摆放,张贴着标识,整个空间干净、整洁、明亮。
推动食品小作坊“经营资质透明、车间布局合理、加工过程阳光、经营管理规范”,是浙江省阳光食品作坊建设行动的重点。为着力办好“阳光食品作坊”民生实事,去年以来,金东区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落实,推动食品小作坊从“散杂乱”向“精特美”转型。目前,该区已完成22家阳光食品作坊建设。
食品小作坊种类繁多、工艺不一,如何规范改造?金东区组建服务团队,根据食品小作坊生产环境和工艺特点,制定“一坊一策”改造方案,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人员培训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并统一发放公示牌、标识、手册等。
针对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该区向食品小作坊大力推广“浙食链”系统,确保作坊食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可追溯。“为了便于消费者监督,我们还通过在作坊的加工区、仓库等关键场所配备视频监控,并在‘浙食链’平台实时展示食品加工全过程,有效落实食品小作坊的主体责任。”金东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该区还大力推广食品小作坊GM2D二维码应用,并鼓励食品小作坊印制到食品外包装上。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电子证照、进货凭证、每批次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甚至作坊内的实时加工画面,倒逼食品小作坊主动合规生产。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