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0:24:02
来源: 无
“在仲裁员帮助下用时三周顺利拿到了赔偿,非常感谢。”日前,在金东区兼职仲裁员李夏冰调解下,快递员王某和企业的欠薪纠纷顺利和解,而原先通过走诉讼程序需耗时半年以上。
近年来,基层“小纠纷”“小矛盾”增多,为下好化解矛盾纠纷“先手棋”。金东区探索引入优秀执业律师担任兼职仲裁员参与劳动仲裁案件调解,构建“专业引进-系统培育-规范管理”的闭环机制,积极打造劳动纠纷多元化解“金东模式”。
“律师熟悉劳动法,庭审经验和调解技巧扎实,能快速抓住矛盾核心。”金东区仲裁院院长宋炜介绍,目前,该区12名以律师为主体的兼职仲裁员,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丰富庭审经验,成为了该院案前调解的“主力军”。
如何让这支队伍发挥最大战斗力?宋炜介绍,该区构建了“每周案例复盘+月度专项培训+季度比武练兵”的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对新案件分类研讨,并对未成功案例深度分析症结;开展庭审技巧、裁决书撰写、证据审查等专题培训;每季度组织“比武练兵”,通过模拟调解、文书评比等方式检验成果,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硬件设施的升级为高效调解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该区仲裁院,2间专门调解室和2个仲裁庭为“背对背”调解提供物理空间。其中,80平方米的仲裁庭,按照示范仲裁庭的标准建设,两个庭均配备数字化庭审设备,实现庭审记录电子化,线上线下融合办案,并可实现全省庭审联网。“所有案件必须在中心办理,杜绝私下接触当事人。”宋炜表示,严格的场所管理既保障了调解公正性,也提升了当事人对兼职仲裁员的信任度。
数据显示,今年该院累计受理案件408件,调解成功案件数量同比上升26%,调解成功率由60%跃升至85%,案件平均处置周期较往年显著压缩。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