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15:14:21
来源: 融磐安
日前,在磐安县双峰乡大皿村,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菌菇种苗培育基地内,智能化培养仓里整齐排列着天麻、茯苓、羊肚菌等菌种,负责人包金亮正仔细检查菌种生长状况。这里孕育的不仅是优质菌种,更是当地探索林下经济、带动农户增收的“绿色密码”。
依托磐安县丰富的林地资源,该公司以农林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核心,创新构建“树枝种麻—麻材种菇—菇渣还林—林木抚育”的生态循环体系:利用林木枝条和落叶种植天麻,天麻废弃菌材培育榛蘑,菇渣转化为有机肥反哺林地,形成“一根枝、一株药、一朵菇、一地肥、一棵树、一片林”的全产业链闭环。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农林废弃物“吃干榨净”,更走出了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发展”的绿色发展新路。
作为磐安县内菌菇产业的龙头企业,山之舟采取“国有、集体、民营合作+基地+标准+农户”经营模式,打造国家级及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免费提供菌种、技术培训、保底收购等服务,带动农户“家门口创业”。目前,基地已形成“产业规划—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产品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计划建设万亩林下药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预计解决200人就业,带动500人创业。“我们选育的天麻和茯苓这两个菌种,抗病性强、种植成本低,且市场需求大,农户种植收益高。”包金亮介绍。
在政策扶持与科技赋能下,基地计划通过农民田间学校、星创天地等平台,孵化培育10名“有情怀、懂技术、能管理”的“新农人”,壮大农业人才队伍;吸纳100名超龄农民和闲余劳动力就业,以扶贫分红方式助力77名低收入农户和5个村集体增收,通过秸秆、树枝等原材料收购为农户直接增收20万元。此外,其“林菌生态循环标准化技术”登上国家科技大讲堂,已在全国推广2万余亩,带动增收3亿多元,成为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磐安经验”。
让林地生金,让农户受益。包金亮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林下经济,以“林—药—菇”融合发展技术为引擎,绘就“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山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