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婺城   正文

庭院经济“1+1” 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2025-05-14 18:03:38

来源: 无

作者: 厉胜男 文 闻君摄/视频

“感谢政府的帮扶,这些鸭子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盼头了!”在婺城区白龙桥镇古方村的农家小院里,朱荣良端着饲料盆走向鸭舍,20只青年鸭迅速围拢过来啄食。这是婺城区农业农村局5月启动的“一户一羽鸭”庭院经济“1+1”助农项目带来的新气象。

古方村作为首批试点村,6户低收入农户共接收了120 只鸭苗和2400斤饲料。“接收仅5天,产蛋量就达200余枚。”古方村村委委员王建东说道,该项目显著提升了低收入家庭的庭院利用率。鸭群在稻田中既能除草施肥,又能创造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据婺城区乡村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徐斌介绍,该项目已覆盖全区54户低收入家庭及183户重点帮促村农户。每户接收20只青年鸭、400斤饲料等物资,农户可选择庭院圈养或实施“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浙江金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符合无抗标准的鸭蛋、成鸭按市场价优先收购,其余产品由合作企业兜底回收。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技术支撑贯穿了养殖全过程。浙江金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包括发放养殖技术、疾病防控,以及建立微信群在线指导等,确保农户掌握无抗养殖技术。同时,婺城区畜牧农机主管部门也积极配合,做好业务指导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婺城区的低收入农户们正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农户们的自信心和获得感,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