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兰溪   正文

金报时评:从市井烟火到文化符号

2025-05-17 19:47:23

来源: 无

作者:

5月3日,单日游客量突破7.07万人次;5月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现场连线4分02秒,向全国观众推荐游埠早茶。在当下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游埠古镇的爆火无疑成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现象。

游埠古镇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传播逻辑交织的“双螺旋”结构催生的必然结果。这座“钱塘江上游第一商埠”的千年烟火气,在当地政府“微改造、精提升”的巧思中完成现代转译。当清晨的茶香穿越时空,鸡子馃的油香与酱坊的豆香交织成味觉记忆,传统早茶超越果腹功能,演变为都市人寻求精神慰藉的文化符号。

古镇对摄影元素的植入堪称空间叙事的典范。宝丽徕古董相机博物馆与郎静山纪念馆构建起视觉文化磁场,酱坊的劳作场景与茶客的皱纹成为天然取景框。这种“场景化生存”策略,让每个游客都成为内容生产者,用镜头重构古镇的时空维度。当摄影艺术与市井生活碰撞,传统空间被赋予多重解读的可能。

在社交媒体主导的传播时代,游埠古镇深谙“用户生成内容”的传播法则。古镇的空间设计暗藏传播心机:曲折的街巷是天然的叙事线,斑驳的砖墙自带岁月滤镜,晨雾中的茶桌构成完美构图。这种“可拍摄性”设计,让游客自发成为品牌传播者,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小红书的裂变传播中,完成古镇形象的指数级扩散。

古镇运营者精准把握“体验经济”的本质逻辑。当传统景区还在兜售观光门票时,游埠已构建起早茶体验、摄影创作、非遗手作的立体消费场景。游客支付的不仅是货币成本,更是情感溢价。这种从“眼球经济”到“心灵经济”的跃迁,使古镇在长三角文旅红海中开辟出差异化的价值蓝海。

站在“十四五”文旅深度融合的潮头,游埠古镇的爆火演绎着数字时代的文旅辩证法:既要深挖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又要掌握传播裂变的技术密码;既要守护千年文脉的在地性,又要构建全球流量的连接性。“兰溪日子,有戏有味。”当兰溪“三江两山双洲八景”遇见游埠早茶密码,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古镇的复兴,更是县域经济在文旅新赛道上的华丽转身。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