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磐安   正文

金华日报|磐安县人民医院:建强五大中心守护百姓健康

2025-05-23 08:47:01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毛伟军

5月24日,磐安县胸痛中心联盟将成立,标志着该县实现县乡村的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心血管疾病院前院内急救的区域网络体系,守护百姓“第一公里”的健康。这在全省尚属首家,为我省26个加快发展县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磐安样板”。

通过胸痛中心联盟的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和磐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的关系也越走越近,合作越来越紧密。

“老百姓需求量最大最迫切的急诊急救是县级医院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急诊病人需在一定时间内救治好,因此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为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公里。”磐安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申屠敏华说。

县胸痛中心联盟的组建,只是磐安县人民医院建强“五大中心”的一个支撑点、一个缩影。

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危急重症往往起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百姓健康安全。近年来,为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磐安县人民医院依托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契机,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的打造,将关口前移,构建了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为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守护百姓健康,同时也落实了区域“分级诊疗”,逐步改写急危重症向县外转诊的历史。

时针拨回到2019年9月17日早上,57岁的老胡起床后感觉胸闷胸痛,就到磐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玉山分院就诊。体格检查、心电图、化验……几分钟后,玉山分院就把心电图检查结果传送到磐安县基层医院胸痛联盟微信群。

急性心肌梗塞!磐安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启动胸痛救治流程,一边玉山分院快速准备前期工作,另一边总院的心内科专家申屠敏华带领胸痛中心团队进入接诊状态。

半个多小时后,老胡乘载的救护车一路疾驰到达介入中心,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几分钟后,血管开通,老胡安全度过了最痛苦的时间段,从他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仅用了18分钟。

这短短的18分钟,对于磐安县人民医院意义非凡,这是该院胸痛中心救治史上的又一次记录刷新。

2021年7月,胸痛中心来了一位102岁高龄的羊爷爷,因突发心梗、急性左心衰,生命危在旦夕。“要是在以前,这种危急重症病人只能往东阳、义乌、金华等医疗条件成熟、技术水平更高的医院转诊。自从成立胸痛中心后,救治能力大大改善,手术成功率也很高,99%左右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能得到救治。”申屠敏华说。

胸痛中心团队第一时间为羊爷爷实施心脏介入手术,仅用了短短20分钟,羊爷爷成功获救。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羊爷爷康复出院,打破了该院心梗介入治疗患者最大年龄的记录。

成立于2019年4月的胸痛中心,有着赫赫战果和太多的不易。2021年4月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并在医共体建设中启动分院胸痛救治单元创建工作;2022年磐安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玉山分院、新渥分院成为金丽衢首批胸痛救治单元认证单位;2023年在磐安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牵头下,6家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创建。磐安县成为金华市胸痛单元建设领跑县,今年4月磐安县人民医院再次获得国家级论证。

截至2024年,该中心完成介入手术突破4000例,每年诊治3000多例胸痛患者,成功抢救近600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99%以上。其中,血管开通最短时间为18分钟(国际要求90分钟内),全年平均保持在64分钟左右。

在磐安县人民医院,救治急危重症事件同步上演在卒中中心。这个于2015年加入中国卒中中心的首批成员单位,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融合县域14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再到村卫生室共建一张脑卒中“防治网”,真正打通医共体内各分院和总院的快速通道。在各分院转诊的同时,通过网络上传患者资料,患者到达总院前即可完成病情初步判断及开通绿色通道,急危重症救治时间窗内全流程推进能力进一步加强,形成一整套颇具特色的院前院中院后全通道救治体系。

随着卒中中心建设的深化,溶栓人数逐年上升。该院不断优化卒中中心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和卒中团队建设管理,脑卒中一体化救治体系不断完善,区域救治圈日臻成熟。2017年,该院脑卒中静脉溶栓在全省二级医院排名第一。2021年,溶栓率达到了28%,是全市平均的2.5倍,在金华市位居第一,在全省名列前茅,当年被评为金华市溶栓先进单位,并在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控大会上进行经验分享。院内溶栓流程也在不断优化,2023年平均DNT(到院至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达到了37.5分钟,最短DNT仅为21分钟,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2020年,卒中中心开展动脉取栓治疗手术后,山区群众就诊不出“县门”,脑卒中患者也能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2024年,脑科中心神经外科病区成功为91岁高龄的急性脑梗患者刘老太实施“基底动脉取栓术”,再次彰显了医院脑科中心过硬的综合实力。

“120吗?我这里有人颈部受伤,血止不住了,快来救命啊!” “你们先直接按压住出血点,救护车马上到!”今年4月初,磐安县12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求救电话,救护车呼啸而出,火速赶往指定地点。

原来,年近六旬的周大伯在劳作的过程中,左颈部被远处飞来的碎石意外击中,当即鲜血直喷。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一边为其继续按压止血,一边开通静脉通道、大量补液,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联系总院急诊抢救室;院内创伤救治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创伤救治流程。

颈动脉破裂出血,命悬一线……“立即实行床边止血!”急诊科副主任陈向成带领创伤救治团队为周大伯进行紧急血管修补手术,寻找出血点、修补动脉……历时十多分钟,成功止血,周大伯被送往手术室进一步清创治疗。术后,周大伯颈动脉无出血,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磐安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快速展开救援,精准判断、有效救治,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而这样的救治事件,对于创伤中心医生来说可谓是不胜枚举。作为一家可以开展严重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综合救治的单位,创伤中心不断完善创伤救治的运行流程,已成功抢救了500多例急危重症创伤患者。

据悉,磐安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于2021年成为全国县域首家单位并通过国家创伤中心评估验收后,不断优化、持续改进,打造了一条高质高效的绿色通道,让县域创伤患者得到迅速、规范、有效的救治,成为该院诊治急危重症的又一标杆。

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更是承载着全县妇女、新生儿、儿童的保健和诊治任务,建立危重儿童绿色通道,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综合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多年来,两个中心的团队通过体系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全县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率达100%,真正实现“重点人群全守护”,创造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连续18年零死亡的记录,而且正在不断刷新。

此外,磐安县人民医院以打造温暖医院为切入点,以“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在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名医门诊’进乡村”和“一院一科一品”等活动,让医生跑起来沉下去,把优质的医疗资源放到百姓家门口,把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不断提高百姓的健康素养水平。

“急危重症的救治是一个城市医疗水平、能力的体现,也是县域内百姓生命安全的一道保障。作为县域胸痛中心联盟牵头单位,我院将大力推动县域内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依托自身胸痛中心建设经验,为联盟内成员单位提供技术指导、诊疗培训等。同时,以此为契机,不断建强‘五大中心’诊疗水平和治疗技术,只有这样,县域患者才更愿意留在本地看病,医院才能发挥县域医疗中心的作用。”磐安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柏松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