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9:28:30
来源: 无
“望着庄严的国徽,摸着胸前的劳模奖章,我一个在车间拧了二十几年螺丝的产业工人,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能走进这样神圣的地方,接受党和国家的表彰。”5月14日,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小彬在金华实验中学为近千名学生分享时说:“当国歌唱响时,我听见了奋斗的回声,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由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婺城服务中心、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时代回响”系列报道,参加采访的记者积极践行“四力”,深入到工厂、乡村、匠人工作室等场所,观摩杰出工匠一线调试设备,亲身体验好产品的制作过程,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话,采写了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透着文化气息的好作品,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在产业报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担当与奋斗,抒发了对新时期劳动人民奋斗人生的热爱,绽放出新时代耀眼的荣光。
浙江省劳动模范、今飞机械公司技术负责人姚海涛,29年来扎根一线,以匠心孕育创新火种,累计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2次,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在制造业生产线镌刻出中国智造光辉一笔。尖峰电缆的卢超芳,从一个“电小白”,28年专注钻研,实现了中国电缆从追着标准跑到制定标准的逆袭。作为高级工程师引进的万里扬商用车变速器事业部研究院院长魏彦杰,带领团队仅用了6年时间,就实现从“0”到“1”的突破,填补重卡变速器领域空白,为我国变速器行业的前进注入鲜活动能。
如果说产业报国是一代代产业工人的时代担当,那么,让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则是新老传承人的坚定选择与信仰。年已古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历经50余载,以创新之魂唤醒婺州窑这项千年技艺,续写着新时代的窑火传奇、生生不息。同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陈顺通,以时代在变,创新势在必行的理念,引领火腿腌制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将时间的味道凝练成一块块会呼吸的火腿。而作为“90”后的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吴方希蔓,因为热爱与执着,用一针一线将1700多年的婺绣文化传承和弘扬, 用一份匠心延续着传统文化基因永续传承。
在乡村,一批批顶着“农二代”“新农人”头衔的新时代农业青年,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同样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小闻着玳玳花果香长大的八婺金匠、“新农人”方健,不仅传承了老一辈人勤劳朴实的品德,还凭借不懈努力,自创品牌“金玳堂”获评“金华老字号”,研发的“玳玳花果膏”被收录进“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带动当地超5000户种植玳玳花果树,实现了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双手创造价值,脚步丈量责任。时代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我们都赶上了国家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的一个好时代、新时代,可以让我们去实现梦想。让我们以梦为马,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奏响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