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此旦非彼旦——解析陈丽俐摘梅竞演的三个人物

2025-05-24 11:17:50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夏斌婷/文 楼冀阳 蒋震 项志威 摄/视频

戏曲艺术的舞台实践证明,一出戏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长期的流传开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动人的唱腔,能不能借唱腔把人物形象树立起来。许多久经考验的传统戏之所以能盛唱不衰,也得益于那脍炙人口的唱腔,这些唱腔也总是和戏剧中的人物血肉相连。一个演员艺术成就的高低大小,唱功往往是重要的试金石。正因为这样,唱腔与艺术形象,唱功与演员的艺术成就很自然地联系起来。

此次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陈丽俐竞梅成功,带来的婺剧折子戏专场就是特别注重人物的唱腔呈现。专场演出包含《碧桃花·拷打提牢》《穆桂英·辕门斩子》《白蛇传·水斗、断桥》三个折子戏,分别展现了乱弹、徽戏和滩簧三种婺剧独特声腔,充分展示了陈丽俐深厚的舞台功底和婺剧的独特魅力。

有意思的是,三出戏中陈丽俐饰演的人物都是旦行。那么,此旦和彼旦,都有什么区别呢?


“传递旦角的细腻之韵,注重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单从某个方面呈现美是片面,而细腻在于点线面的巧妙配合。”陈丽俐说。

第一折的《碧桃花·拷打提牢》,陈丽俐饰演的洪苏秀虽然是大青衣的扮相,但其实在角色中更倾向于花衫。“牢中的洪苏秀是一个被冤枉的怀孕的年轻女子,她的人物呈现应该是温柔的。”陈丽俐说,陈美兰老师指导时特别提醒过,表演过程中,洪苏秀不能太灵活,“整个人形体都是稳稳的”。这折戏的人物情感有三次递进,从一开始听到号角声的震惊、怀疑,到心有答案的害怕、煎熬,再到即将赴死的悲凉,情绪层层递进。

第二折的《穆桂英·辕门斩子》,她饰演的穆桂英是个刀马旦,整个人物性格率真活泼,所以声腔表达也会比较高亢。“我既要体现出她出身山寨的野蛮劲,又要有她作为少女可爱、俏皮的另一面。”比如穆桂英对杨宗保直球的爱,她敢于对人说“我就是爱他,我就看上他了”,而在叫杨延昭“公爹”时又有一点点害羞;但听到对方说自己是山野草寇,她的野蛮劲就上来了,会叉腰质问“土匪怎么了”。所以说,这个人物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呈现,除了刀马旦的“飒”,还有小花旦的“俏”。

至于第三折的《白蛇传·水斗、断桥》,白素贞是大青衣。“剧中的她这时已经怀孕,是个有着千年修行的大妖,但她一心渴望为人,有很多人性化的情感,对许仙是既爱又怨。”陈丽俐说,另外,白素贞作为蛇仙,还要有一些仙气。所以,在这个人物身上,需要将人、妖、仙的三种气质融合,这也是表演时的重点和难点。

S
快问快答
N

01
哪一折对你的挑战最大?

《辕门斩子》相对最大,因为我的靠戏演得较少,这出戏人物的情感把握、形体呈现以及体力负担都更大一些。其次是《拷打提牢》,排练时间不是很长,再加上是恩师陈美兰的代表作,压力会比较大。最后才是《白蛇传》,因为这一折是自己常演的剧目,演起来更有底,也更踏实。

02
为什么选择这三出戏,
演绎时有没有什么创新?

这三出戏都是很能展现婺剧特色的戏,而且也都是陈美兰老师的拿手戏,我想用它们致敬老师,并以此作为我多年来传承婺剧的汇报演出。其中,《拷打提牢》和《辕门斩子》,我更多是在复刻陈美兰老师的演绎表达,《白蛇传·水斗、断桥》中则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比如在《水斗》中多了一些与僧人打斗的戏份,好让大家多看到白蛇有武功的另一面;《断桥》则是在唱腔上有一些结合自身的细节调整。

03
旦行都有哪些?

旦行是扮演女性人物的一个行当,为女角色之统称。不同的旦行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主要有以下——

青衣(正旦):端庄娴雅的女性角色。

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

泼辣旦:性格泼辣的少妇。

武旦:擅长武艺的女性角色,尤其是打出手。

刀马旦:文武兼备,侧重“马上征战”和统帅气质,武打戏份重、身段优美、唱念比重较高,人物身份多为女将或贵族侠女。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彩旦: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

花衫:结合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特点的全才。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