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21:18:55
来源: 无
5月23日,为期两天的“万年稻源・艺村雅集”活动在婺城区安地镇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启幕。来自各界专家学者、文艺创客和非遗工匠汇聚一堂,共同为金华“万年稻源”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为“百工艺都”建设添砖加瓦。
据了解,5月24日正值“万年上山,世界稻源”水稻野生训化十万年演化史考古实证——国家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发布一周年。此次活动则是深入贯彻金华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作出的擦亮“万年稻源,千载婺学,百工艺都”市域文化标识决策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
活动中,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考察了诗画岩头入驻文创企业,并参与体验银器、皮雕、萧山花边等传统手造技艺的制作过程,深切感受到文创产业域稻源文化的融合发展成果。
近年来,岩头村以艺术乡建为核心,推动文化、文创、文旅融合,举办文人雅集、国学礼仪等活动,营造文艺生活空间。同时,整合婺州染坊等非遗资源,构建特色文化生态,推出“扎染、琴箫、陶笛体验+手造市集+稻田观光”旅游路线,实现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
此次活动中,浙工大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孙以栋钱塘江文明传承导师工作室领办人孙以栋为婺城岩头“东方手造艺术村”授牌。同时,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与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签订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
“岩头村的实践为金华全域文化标识建设提供了样本,希望通过岩头村‘东方手造艺术村’的授牌和‘艺村’村域文化标识培育、活化的引领与示范,促进全市乡域、市域标识的增色和添彩。”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表示,希望相关部门通过加强文化研究域挖掘,强化品牌建设余推广,完善产业生态余配套,培养人才队伍与创新等举措,以“东方手造艺术村”岩头村的实践示范,促进“百工艺都”金华市域“东方手造艺术之都”规划建设,以及市区“东方手造艺术博览会”的孵化和培育,并以此推动全市乡域、市域“稻源研学”“艺都会展”旅游文化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