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科普公益|51岁演员曹颖自曝曾患胃癌!从胃病到胃癌有5个阶段,很多人忽视了

2025-05-25 07:03:01

来源: 健康时报

作者:

近日51岁主持人、演员曹颖在节目中透露,自己曾患上胃癌并已接受手术治疗,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关注

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千万不要太累了,保重好自己身体”“曹颖的经历提醒我们,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从胃病到胃癌

会经历5个阶段

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突然被发现了。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王宁2025年在中国疾控中心公号刊文介绍,胃由正常黏膜细胞转变为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进程,即: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
浸润性胃癌

1. 慢性浅表性胃炎

这是胃黏膜“小叛逆”的阶段。胃黏膜,就像是胃的“皮肤”,本来应该是光滑、健康的。但如果它开始变得“叛逆”,比如发炎、肿胀,这就是胃炎。这时候,可能只是偶尔觉得胃有点不舒服,或者吃多了会胀痛。

2. 慢性萎缩性胃炎

这是胃黏膜“缩水”的阶段。病变进一步进展,胃黏膜可能会“缩水”,变得又薄又脆弱,这就是萎缩性胃炎。这时候,胃的消化功能会下降,可能经常觉得吃不下饭,或者吃点东西就胃胀。

3. 肠上皮化生

这是胃黏膜“变身”的阶段。继续进展,胃黏膜还可能“变身”,变成像小肠一样的细胞,这叫肠上皮化生。这时胃已经在发出警告,说它快撑不住了。

4. 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特别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为癌症的风险较高。“变身”的细胞可能会进一步“失控”,开始疯狂生长,这时候,离胃癌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5. 浸润性胃癌

这是胃黏膜“全面失控”的阶段。“变身”的细胞彻底摆脱了束缚,开始深入地“渗透”,突破胃黏膜下层并开始向周围组织侵犯。

此时,胃的“求救信号”可能变得异常明显,疼痛、腹胀、消瘦、贫血、食欲极度减退等症状出现,提醒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这些症状提示

胃或正在经历癌前病变

胃癌的癌前病变很隐蔽,多无明显体征,上腹部深压痛可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体征。另外,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1. 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如隐隐作痛、反酸等;

2. 进食后有饱胀感;

3. 轻度恶心;

4. 食欲不振;

5. 胃部灼热感。

胃癌进展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便血、呕吐、非特异性的体重减轻、持续性上腹闷痛、黄疸(眼白和皮肤变黄)、腹水(腹腔积液)等。



这9个生活习惯

真的很伤胃

1. 吃得太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魏帼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很多慢性胃炎患者最根本的病因是在年轻时进食不规律、狼吞虎咽。这样的吃法给胃肠造成负担,长期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消瘦、胃肠不适等症状,甚至出现胃炎。

2. 边走边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志红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边走边吃很伤胃。不仅会吸入灰尘,大大增加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肠炎等发病率,而且长期下来还会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如果走得急还会引发阑尾炎。还可能发生呛食、噎塞等意外。

3. 吃得太咸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孙浩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长此以往,容易诱发胃癌。

4. 爱吃烧烤

孙浩医生表示,大家熟知的烧烤、油炸类食品也能诱发癌症。在临床中,他们发现30岁到40岁的胃癌患者中,过半的人都爱吃烧烤或麻辣烫。

5. 吃不规律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欧阳学农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经常三餐不定时者、生气进食者、喜食烫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相对正常人群将会明显提高。

6. 经常熬夜

欧阳学农表示,有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降低胃部血液流量,削减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增加患胃溃疡的机会。

7. 吸烟喝酒

吸烟、喝酒与胃癌也有着一定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是胃癌的诱发因素。而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出血,最安全的饮酒值是0。

8. 没有分餐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因素。日常生活中最好分餐,不要嘴嚼食物喂孩子,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9. 压力过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马晋平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胃液分泌失调、胃黏膜血供减少等,轻者表现为胃口不好,严重者可导致胃溃疡发生、出现急性出血。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