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郑竹三向家乡捐赠180余件书画及藏品

2025-05-28 10:35:4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郑宇恒 文/摄

“我在这片土地成长,希望借这次捐赠,推动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5月26日,在位于金西峙垅湖畔的郑竹三艺术中心,金华籍书画家、文艺评论家郑竹三向金华开发区捐赠180余件书画作品与藏品。在捐赠仪式上,他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郑竹三,1943年生,号九峰山人,现任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黄宾虹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湖画院副院长等职,是一位集书画、文学、评论、考古于一身的当代艺术家。他在九峰山脚下长大,自小喜欢美术创作,师从余任天、陆俨少、周昌谷等名家。

在本次捐赠的作品中,有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的《茶花杨柳》、新浙派绘画重要奠基者余任天的《山水小品》、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周昌谷为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写下的书法作品,以及郑竹三精心创作的巨制《九峰雪花图》等。

(右二为郑竹三)

“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要有形式上的美,还要有深度、有内涵,这样才能对后辈起教育作用,让他们在欣赏时有所触动。”郑竹三告诉记者,他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第二天,前往恩师周昌谷的家中,就见他流着眼泪,在宣纸上写下“摧心肝之悲痛,振思想以力量”。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郑竹三至今感触颇深,他说:“虽然悲痛不已,但思想仍要振奋。老师将这份精神与我共勉,我也想传递给更多人。”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是雪景山水画史上一幅独具特色的杰作。50多年前,郑竹三偶然在陆俨少家中看到收录了此画的画册,便觉得眼熟,认为画中就是汤溪九峰山。

为了弄清“九峰在哪”这个问题,郑竹三多次前往实地考察,搜索各类历史资料,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考证。出于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与对名家的致敬,郑竹三绘就一幅《九峰雪花图》,并用作捐赠。

郑竹三曾提出“古今同构、科艺同构、中西同构”“大对比、远对比、奇对比”等美学观点,并在书画创作中有所体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这里出过许多有名的大师,贯休、刘松年、丰子恺等,未来大家要互相学习、探讨,钻研如何将大师的文脉赓续下去。”郑竹三说,日后他也将笔耕不辍,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求索。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