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什么是“真”游戏,如何“看见”它?东阳这场研修活动拨开幼儿游戏聚焦式观察迷雾

2025-05-28 17:43:51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张月芹

5月27日,东阳市教育学前名优教师培育中心特邀杭州师范大学武建芬教授,围绕“聚焦游戏观察”和幼教发展方向展开分享。东阳市名优教师培育中心学前班学员、东阳市第三实验城乡发展联盟成员百余名教师在该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参加了此次活动。

“观”为看懂,“察”为思策,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近幼儿、了解幼儿游戏并获得证据的重要途径。武建芬教授分享的《聚焦式观察——支持儿童学习的有效方法》中指出,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视角带着目标去观察儿童,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幼儿的发展。

武教授从“观察的意义”“常用的观察方法”“观察的结果运用”等方面梳理了聚焦式游戏观察的关键点,并结合生动的案例,让大家明晰了游戏的特征与价值,通过“图示”方法可以辨别幼儿的早期的行为特点,关注幼儿的优势领域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组织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以促进幼儿深度的学习与发展。

“游戏本身就是‘假的’,成人对孩子说的‘游戏’不是真正的游戏。游戏中应注意观察了解是否是孩子愿意玩的,‘真’游戏才有‘真投入’……”武建芬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剖析“真游戏”与“伪游戏”的区别。

“幼儿的游戏是可以‘看得见’的。”“游戏中的核心人物决定着游戏是否能继续玩下去,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游戏材料的逼真程度要求越高……”她以日常捕捉的游戏案例分析了“真游戏的基本观察要素包括游戏情境、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表现,以及幼儿的内部心理特征。

武教授强调,每个阶段的儿童游戏有不同的观察重点:小班偏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中班着重于孩子游戏中的社会性表现与发展;大班的幼儿则需要通过游戏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要学会判断幼儿的“真”游戏,学会聚焦观察核心人物的表现,通过聚焦式观察来了解孩子、读懂孩子、支持孩子。

本次活动,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研究型”成长,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武教授以专业的视角、鲜活的案例,用幽默诙谐的独特方式拨开聚焦式观察的迷雾,让教师们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实施、观察与分析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更熟练掌握了幼儿行为观察的方法、内容和标准,准确定位幼儿发展水平,并尝试运用观察工具、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提升对幼儿游戏更有效的支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