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 08:47:56
来源: 无
最近,婺城区白龙桥镇白沙村大德垅自然村厅前路32号附近的村民很烦恼:家门口的香樟枝繁叶茂,强对流天气下,多处树枝断落,还有一些树枝触碰到村民房屋、电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希望对树木进行修剪。
而这却不是普通的香樟,而是树龄有540多年的古树,能不能修剪?该由谁来负责修剪?村民有担忧和疑惑。
5月27日,记者来到大德垅自然村,看到了这棵古香樟。香樟高度超过边上的三层半楼房,大约11米,胸围近3米。厅前路32号、33号、13号等住户的生活受到这棵树的影响。
家在厅前路33号的徐女士告诉记者,香樟过于茂盛,雨雪大风天气,树摇晃得厉害,断枝不时掉落,让他们胆战心惊。“尤其是雪天,大雪直接将树枝压了下来,随时有断落的可能,而树下就是我们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她说,现在一抬手就能碰到最低处的树枝,高一点的车辆也过不去;部分树枝碰到窗户、阳台,影响采光。
徐女士家大门口上方原先牵了电线,担心大风天树枝拉断电线,她找人将电线移走了。但其他线路无法移走。“树枝与电线碰触、摩擦,很危险。”
“这棵古树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村民熊师傅说,他和邻居们既希望香樟常绿,继续守护村子,又盼望对树木进行修剪,让他们能安心生活。
村民不知道该找谁来修剪。“这是受保护的古树,我们肯定不能擅自动手。”熊师傅说。
记者在香樟上看到了一块牌,显示它是我市官方认证的古树名木,编号070210700064。挂牌于2018年,挂牌单位是婺城区政府。
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3月15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按照《条例》,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可能危害公众生命安全,采取修剪、支撑等防护措施仍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提出相应的移植和养护方案,按照管理权限报有关人民政府批准。
记者首先联系了婺城区园林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城市规划区内古树名木由建设部门归口管理,农村的则由农业部门管理。这棵古香樟的位置属于农村,不在他们负责保护的古树名木目录中。记者又联系了婺城区农业农村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郑卫军说:“这种情况是允许修剪的,但不能擅自修剪。”
郑卫军表示,了解村民诉求后,他们已经到现场实地查看,发现古香樟确实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有影响。古树与居民区共存时,应当优先进行安全评估,可以适当修剪影响建筑的枝干,这其实也是对古树的一种保护。
郑卫军说,挖根、剥损树皮、过度修剪枝干等损害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停止违法行为、不采取补救措施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目前,婺城区农业农村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已经制订了科学修剪方案,由古树管理责任单位白沙村实施修剪。
“我们会按照区农业农村局的方案来修剪。”白沙村党支部副书记、监委会主任熊伟芬说,过几天他们就组织人手进行修剪。
熊伟芬表示,目前古树修剪面临的难题是资金。古树高,树冠大,修剪有难度,需要的经费相比一般树木多。“去年,我们对一些有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了修剪,花了不少钱。”他说,村集体经济有限,养护、修剪缺少经费。
据了解,大德垅自然村有15棵古树,树龄最大的苦楮树已经有570余年。去年,村里对这棵树木进行了修剪,14米高的树木修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考虑到大德垅自然村的情况,婺城区农业农村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表示将补贴部分经费,用于此次古树修剪。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