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9 17:25:28
来源: 无
编者按:
金东福地、风调雨顺,希望的热土,日新月异、气象万千,洋溢着激情、梦想,涌动着生机、活力。这里人杰地灵,一街一巷皆故事,一村一镇尽风华,是千年县治之所在,更是一座让人心向往之的现代化城市,使人无不感叹:金东是个好地方!
我们特辟专栏,邀您共赏“金东好地方”——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美,听传统与新生的交响共鸣,探寻常巷陌的烟火温情,读奋斗者以实干书写的未来篇章,见证每一寸土地向上生长的力量。
——————————
3月的桃花雨来过,5月的果香便漫过山岗。
前日,妹妹送来一篮刚摘下的源东油桃,个头中等,表皮光滑,果肉饱满,吃起来格外可口。这清甜脆爽,是金东就着春色、沾着露珠献给人间的独特风味,只一口,便让人心驰神往,欲去探寻这方土地上花果交织的美好时光。
枝头春信——
花开成诗,岁月如歌
当料峭春风还在枝头徘徊,建筑艺术公园的玉兰花已悄然踮起脚尖。那些冰绡剪裁的素裳,或擎于枝头如白鸽振翅,或半掩绿叶似美人低眉,晨光穿透花瓣时,连飘落的姿态都像在吟诵一首留白的诗。诗人艾青最爱玉兰,至今他老家庭院里,还立着几株。
油菜花是大地写给春天的情书。远看是打翻的金色颜料桶,在大地上泼出无边油画;近看则是千万朵金盏簇拥成浪,蜜蜂驮着阳光在花穗间穿梭。塘雅镇万亩田园的油菜花海最是壮阔,骑行道在金色波浪里蜿蜒,连风都染成了蜜色;岭下镇稻田公园的油菜花则别有风情,满目金黄与积道山的黛色、八仙溪的波光共舞,青砖黛瓦的村舍点缀其间,分明是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图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儿时每至桃花季,母亲总爱折几枝半开的粉桃插在粗瓷瓶里,斜斜摆在堂屋案头。母亲总笑着说“桃枝插瓶,百事安宁”。大学毕业后,母亲又将桃花瓶摆放到我床头,笑称“替我女儿招来好姻缘”。
桃花随处可见,但动人的赏花地当属源东乡。“万亩桃花红,十里桃花香。”每年3月,丁村与丁阳岭村道路挤满游客,花影里有撑伞的汉服姑娘、追花的孩童、卖桃花羹的阿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意,在这里酿成了触手可及的人间烟火。
3月风暖,金漪湖畔的樱花便按捺不住了,浅粉的云霞漫过堤岸,连湖水也染上微醺的胭脂色。樱花的花期很短,不过半月,但总能撩拨游人的心弦。
想看更热烈的春信?
赤山公园的山樱花总在细雨里垂下绯色铃铛,珍珠绣线菊偏要学“白雪皑皑”,将纤细枝条化作玉屑堆砌的琼枝。赤松镇虎岩村的紫荆最是热闹,千百朵紫云在枝头喧嚷,金满湖畔的郁金香方阵,热烈张扬,简直是春天在开盛装舞会。
待到4月春深,紫藤花在岭下镇釜章村口铺成“瀑布”,山山家・白色森林生日工场里的上千株绣球花抱雪成团,曹宅镇横腊村的杜鹃把整座山岗染成绮丽的织锦,吹开的不只是花瓣,还有时光褶皱里藏着的诗篇。若你循着花香来,定能拾得属于自己的一页春笺。
硕果盈枝——
果香四溢,沉淀甘甜
当春风渐暖,枝头的繁华便化作了沉甸甸的果实。
4月的虎岩村,樱桃熟得如同枝头垂挂的红玛瑙,本地人爱称它“安居”,寓意甜甜蜜蜜、安居乐业。沾着晨露的果子,往往未及晌午便被游人提着竹篮收走大半。汪素琴大姐的果园里,城里姑娘们边摘边尝,笑语盈盈。“不着急,挑红的大的。”汪大姐递来竹编小篓,篓底细心地垫着新鲜桑叶。这千余亩的“安居”果园,甜了游人唇齿,鼓了村民腰包。
金东的5月,是舌尖上流动的甜。曹宅镇的高山白枇杷黄得透亮,如小灯笼悬于枝头,惹得徒步金兰古道的旅者频频驻足。江东镇江心岛的桑葚紫得发亮,摘一颗入口,酸甜汁水在舌尖炸开,孩童的指尖与嘴角便染上俏皮的紫晕。天幕下,大人品茗闲话,孩童嬉笑追逐,桑葚糕成了最应景的一道茶点。
“3月赏花,6月品桃。”桃,无疑是金东这场水果盛宴当之无愧的主角。儿时暑假,舅舅家总会送来各色桃子:白的、黄的、红的,还有其貌不扬的“狗屎桃”。母亲总爱把桃子细心削皮,慢慢炖汤,做成美味的桃罐头。那“狗屎桃”虽小且丑,却以酸甜滋味在记忆里游荡。
如今,“中国白桃之乡”源东的桃品类早已琳琅满目:白桃、红桃、黄桃、油桃、蟠桃、水蜜桃……更有金秋红蜜、玉露蟠桃这般诗意的名号。桃的滋味也从舌尖蔓延开来——晒作桃干,入菜炖羹,酿成醇酒。桃产业引来的“赏花游”“采摘游”,更带火了源东的农家乐、露营基地、游乐园,村民在家门口笑迎八方客。
儿时的水果记忆,是长辈们满满的爱。桃是舅舅家的关怀,橘是姨妈家的温暖,梨是小外公家的疼爱,葡萄是大伯家的宠溺。小外公田间那棵巨大的黄花梨树,年年安稳产出几百斤梨子。梨熟时节,他总会扛来一大箩筐,满脸慈爱:“给小孩们吃。”母亲仔细分装,或冷藏,或慢炖成润肺的甜汤,还不忘分赠邻舍。
这从小吃到大的梨子有了“婺州蜜梨”的响亮,还冠上“国家地理标志”名头之后,心中越发自豪。真正了不起的,正是那些默默耕耘、将家乡风味推向世界的梨农们。
藤稔葡萄曾经是金东的“代表作”,也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因个大如乒乓,亦被称作“乒乓葡萄”。去年再到“中国藤稔葡萄之乡”塘雅镇,虽不见昔日藤蔓遮天的盛景,却在横山村邂逅新的生机:葡萄架下,巨峰紫亮,阳光玫瑰飘香成雾,年轻主播举着手机穿梭其间,镜头对面是五湖四海的食客。千亩葡萄园重焕生机,吸引着游子归来。“横山村的葡萄不愁卖!”村党支部书记金美新的话语里透着底气。
金东的甜蜜远不止于此。江东镇的草莓、东孝街道的无花果、塘雅镇的火龙果……每一种果实,都是大地的慷慨馈赠,是时光沉淀的甘醇,更是金东人对生活热忱的耕耘与守望。
四季流金——
花果为媒,共富之路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施光南的歌曲还在传唱,金东这座天然大花园,已将漫山遍野的灼灼花色与累累硕果,织成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图景。今年一季度,金东区全域游客接待量达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2%,数字背后是“花果经济”奔涌的活力。
春风过处,不仅吹开花朵,更催生着蓬勃的产业新芽。源东乡联动10家农旅主体打造“赏花品果游源东”小程序,发出3万张惠民消费券;曹宅镇横腊村的杜鹃花海旁,山货铺业主戚昆武的伴手礼生意在周末能达五六千元;赤松镇虎岩村村民汪素琴家24个大棚的“安居”抢购一空……
当“花果经济”星火渐成燎原之势,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正从田间地头向全链条升级延伸。东孝街道的无花果“健康+”产业链共富联合体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穿行于千亩沃野,与农户老金核对流转数据:“您这3亩地流转后,除了村集体分红,还能优先进产业园工作。”这些种了三十多年的无花果树,正成为撬动乡村现代化变革的支点。
在岭下镇八仙积道共富带,“一环三村两带九景”的大美格局激发创富活力。白鹭营地成为“孩童的游乐园、年轻人的充电站”,开元颐居酒店最宜“看落日余晖,赏满天星辰”,两岸科技产业园“百合花四季可摘,火龙果亩产万斤”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2024年,这个新景区吸引游客超210万人次,旅游营收突破9000万元。
赤松镇北山口村的佛手共富产业基地内,生产线加速运转,观光区游客络绎不绝。负责人邢燕和村民们化身多面手,从田间到车间再到直播间,让金东佛手实现精彩“三级跳”——围绕佛手开发出10多种特色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更打响了文化牌。如今,该村佛手年产值超1.5亿元,稳稳托起村民的共富希望。
而在“都来嘻”家庭农场,宋丽丹夫妇十余年深耕,将百万盆月季铺成了金东的“空中花廊”。“西子烟雨”的浅粉在杭州、绍兴等地的高架上流淌成河,随着季节变幻着深浅诗意。他们低头钻研技术,抬头把握趋势,引进德国全自动生产线,更努力培育具有金华特色的本土月季。农场名字“都来嘻”那质朴的方言呼唤,正应和着他们升级为综合性观光园的新愿景——让更多人走进这片浪漫花海,共享芬芳。
从“赏花热”到“产业热”,金东的“花果经济”如藤蔓般不断抽枝散叶,裂变出无限种可能。金东区文旅局精心描绘的那幅立体“花果地图”,正牵引着“月月有花赏、季季有果摘”的消费图景徐徐展开。
金东的花果,早已超越自然的馈赠,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密码,更是金东人用勤劳双手正在创造、也必将抵达的更美好未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