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锐评   正文

锐评丨答好“开门教育”这道必答题

2025-05-31 06:50:03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资料图 图源:摄图网

以群众意见为“坐标系”

胡新波

学习教育中,一家国企将职工群众的“差评意见”纳入整改清单,不仅邀请职工担任“整改观察员”,还要求责任部门定期晒出整改进度,让群众一目了然。这种“意见源自群众、成效交由群众检验”的做法,有利于打破认知偏差、避免封闭式整改,让整改更具实效性。

作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感知最真切。办事窗口前的等待时长、街头巷尾的闲谈热议、田间地头的评价诉求,都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通过群众点题找准整改方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整改标尺,能更好找到作风问题的深层“病灶”,同时,还能让整改精准聚焦服务堵点、民生痛点,推动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作风改没改、改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创设机制,让群众监督整改过程,避免出现“只听雷声响,不见雨点下”的情况,推动问题一件一件改到底、一步一步见实效。以群众意见为“坐标系”,“自我感觉”少一点,“群众感受”多一点,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学习教育的成效就会实起来。


真开门也要善开门

杨飞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成效优不优,群众是最终评判者。

开门教育,既要真开门,也要善开门。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不坚持效果导向,把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通知作为标准,而忽视收集了多少意见、了解了多少实情,那反而是本末倒置,陷入了形式主义窠臼。广开言路、接受监督,方式方法完全可以多元多样。比如,为更好地听取民声,可以采用电子问卷、网络意见箱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为增强针对性,就要用好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面对面征集意见建议。因地制宜,避免形式化,才能拓展听取意见建议的广度和深度。

“不要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就是中央八项规定要反对的。”能不能做到真开门、善开门,既折射立场,也考验能力,还影响成效。多出实招、硬招、新招,才能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突出一个“实”字

杜安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群众可感可及,来不得半点虚功,必须突出一个“实”字。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慢、推、拖”的现象,让企业、群众诉求悬在半空、卡在末梢。比如,有的地方政务平台收到企业、群众咨询诉求后,一直以“正在办理”“稍后回复”应付了事,甚至出现“已读乱回”问题;有的部门组织调研座谈,让企业、群众“畅所欲言”“多提需求建议”,当场记录了、表态了,后续却没啥动静。回复键按得飞快,落实键却迟迟不动,“接诉即办”成了“接诉即回”,“马上办”变为“等等看”,如此,群众难免有意见。

老百姓看作风建设,主要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服务群众千万条,归根结底要落在“办成事”上。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诉求办理全流程响应机制,倒逼“正在处理”变为“限时办结”,才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