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首页内栏目  >  头条焦点图   正文

金华味 闯天下丨李渔当年喜爱的美食 如今又被央视打call

2025-05-31 07:01:0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夏斌婷 周晗盛/文 项志威/摄

八婺烟火气,至味家乡情。欢迎继续关注金彩云客户端“追问”专栏推出的“金华味闯天下”特别策划报道,感受金华味道跨山越海的进击力量,倾听金华企业“创品牌拓市场”的蓬勃脉动。


最近很火的央视节目《三餐四季》,大家看过吗?没错,里面很出圈的那位,让撒贝宁和张凯丽都超爱的鸡子馃,就是我!

f999570658570bf4454fd8468bbf830.jpg

郑重自我介绍下:我叫鸡子馃,也有人喊我鸡蛋饼,在金华这片土地上,我可是有着响当当的特色传统名点,尤其是在兰溪,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和李渔,值得一说的故事

小小的我,蕴含大乾坤。

我的故事,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据说在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美食家李渔感染了风寒,家人按偏方做了葱白汤,可他嫌弃葱味不肯喝。家人灵机一动,根据他爱吃面食和鸡蛋的习惯,做了蛋馅馃,还悄悄加了许多葱花。李渔吃后觉得美味,风寒也散了,我便这样诞生并流传下来,成了兰溪的特色小吃。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兰溪就有不少做鸡子馃做得很出色的人,像“卸富癞头、林范明、鲍阿林,他们做的鸡子馃各有特色,深受大家喜爱。其中,鲍阿林便是朱兰庆的外公,也是“兰庆鸡子馃”的创始人,他女儿徐杏姣接棒,再传给朱兰庆已是第三代。

朱兰庆和我的缘分,从他小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的我可是个稀罕物,只有生日、过年这些大日子才能吃到,所以也被叫作“生日馃”。朱兰庆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生日那天能吃到妈妈做的鸡子馃。有一次生日,他放学回家,还在巷子里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那香味他至今都难以忘怀。

08b86f5dbf1693e93338d12320c7963.jpg

后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朱兰庆父母在兰溪城北街头摆起了夜宵摊,卖鸡子馃和粥。朱妈妈手艺好,做的鸡子馃皮薄馅多,外脆里嫩,价格还公道,摊位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朱兰庆也全身心投入到小摊生意中,那时一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做鸡子馃的念头。

再后来,首家以朱兰庆名字命名的“兰庆鸡子馃”店,在兰溪城区的一条小巷子里诞生了。巷子一年年变旧,可兰庆鸡子馃的名气却越来越大。1998年,我获得了“兰溪十大名小吃”称号,随后又陆续拿下“中国名点”“中华名小吃”等近10项荣誉称号。

随着知名度不断提升,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上世纪90年代,兰溪举办彩船会、兰花节等大型文化节会,好多文化名人都钟情于我;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节目组走进兰溪,韩红等知名歌星也慕名来吃鸡子馃。明星效应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也为我孕育了新的机遇。

f11f98e75af589dc0967fe0a5e71a60.jpg

从兰溪手作到万店飘香的进击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朱兰庆是个有心人,他不仅用心做鸡子馃,还大力挖掘我的历史文化内涵。他从李渔的生平中找到了我和李渔的渊源,还把我们的故事刻在竹简上、挂在店堂中,如今连外带的包装纸袋上,都印着这段故事。

朱兰庆还积极开展美食培训,传授鸡子馃制作技术,他的不少徒弟在外开店取得了成功。

于是,在朱兰庆等许多人的努力下,我从兰溪启程,向四方进发。如今,从义乌、永康、武义到杭州、宁波、丽水,再到湖北、黑龙江、新疆,都能找到我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鸡子馃的美味,感受着兰溪小吃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也从一个地方小吃,变成了香飘全国的美食名片。

d93d4ed8a7b1701e273ced877e142ca.jpg

2008年,在杭州武林路开分店那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霓虹灯牌映着“鸡子馃”几个大字,排队的食客从店门口蜿蜒到街角。有个姑娘举着手机直播,镜头对准滋滋冒油的铁锅:“家人们谁懂啊!特意从城西赶来,闻着这葱花混着鸡蛋的焦香,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还有游客说:“鸡子馃味道太惊艳了,这一趟杭州之行,不仅看了美景,还尝到了地道的兰溪美食,值!”那天凌晨收摊时,面团和鸡蛋全被使用一空。

如今,不只是我,我的兄弟姐妹——游埠豆浆、烧饼、兰溪面等都不约而同,与我并肩闯天下。

据兰溪市美食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在杭州,以游埠豆浆为名的店铺已近60家,兰溪面馆更是达到了400多家,不仅在主城区,建德、淳安等地也有了我们的身影。而开在兰溪市域外的“兰溪特色”美食餐饮店已达1.4万余家,带动1.4万余名兰溪人外出创业、就业。去年,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2万元。

141a510fe9cc59af872a69e6e67ff1b.jpg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市场对鸡子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让大家便捷享用,现在朱兰庆已经在谋划我的标准化生产。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将走上更多人家的餐桌。我还期待着能与各国美食碰撞交融,也许未来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我会和披萨、寿司相遇,书写更奇妙的美食故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