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5 10:50:57
来源: 无
在东阳市东阳江镇金铺村,一提起吕秀芳,村民们就会竖起大拇指。1969年10月生的她,现任金铺村文化员,十余年来扎根乡村,创新非遗传承,组建百人表演队,将东阳民歌《凤仙花》与莲花落舞蹈融合,打造“百人霸王鞭”舞蹈,荣获东阳市“圆明新园杯”十佳节目,并登上浙江省文化礼堂运动会等省级舞台。多年来,她驾驶私家车穿梭山区,年均组织百余场惠民演出,覆盖20余个偏远村落,惠及5000余人次。作为非遗川剧变脸传承人,她白天务农、夜晚练艺,策划30余场敬老慰问演出,用“文艺+公益”温暖乡邻。
2016年,吕秀芳带领团队走访老艺人,收集《凤仙花》曲调,改编节奏、设计舞蹈,改良道具,从竹杠铜钱升级为塑料管钢质材料,凝聚匠心。她的努力让全镇1000余人学会霸王鞭舞蹈,2017年在东阳剧院演出时,百人阵容震撼全场,掌声持续数分钟,被媒体誉为“民间艺术复兴样本”。此后,她将莲花落舞蹈带到横店庙会等平台,让非遗焕发新生。
山区交通不便,吕秀芳却从未止步。她组建村级文艺队,排练秧歌《等你来》、越剧《爱歌》、扇子舞《精忠报国》等节目,年均赴八达、岭下施等村落巡演20余场。2023年亚运会期间,她创编《还没爱够》《推磨舞》等节目,辗转8个站点巡演,亲自驾车接送演员、搬运设备,点燃山区百姓亚运热情。作为镇文联委员,她策划“纳凉晚会”“重阳敬老演出”等活动,2024年中秋以川剧变脸惊艳观众,自费排练、义务演出的故事传为佳话。
吕秀芳身兼多职,既是东阳悦声艺术团骨干,也是非遗变脸小组组长,累计协调排练200余小时,驾车行驶超5000公里服务基层。她自学变脸技艺,将川剧绝活带到乡村,策划公益演出30余场。她常说:“文化工作者的价值,在于把欢笑送到田间地头。”如今,她筹备“非遗进校园”项目,培养青少年传承人,让莲花落、变脸在年轻一代延续。
从民歌改编到非遗创新,从山区到省级赛场,吕秀芳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千余场演出换来万名观众的笑脸,是她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一份担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