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同课异构展风采 共探复习新路径

2025-06-05 12:46:31

来源: 无

作者: 通讯员 吕一江

2025年6月4日,第一、第二教学联盟“学为中心”视域下有效复习数学教学研训活动在东阳市外国语小学江北校区举行。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主题汇报与专家引领四大环节,为第一、第二联盟的全体数学老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


PART.01
同课异构展风采,思维碰撞启新思

四位教师围绕“图形与几何”领域呈现了各具特色的复习课例。

上卢小学吕慧云老师的《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用一用三个环节,借助规则与不规则图形的转化,引导学生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在观察、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外国语小学江北校区申屠嘉辉老师以“式与形的奇妙相遇”为脉络,通过“由式想形、以形探式”的教学路径,让学生在图形转化中深度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本质,筑牢空间观念,实现数学思维在数形融合中自然生长。

外国语小学江南校区张怡婷老师在《三角形和四边形整理复习》中以梳理为脉络,从三角形到四边形,引导学生从罗列知识,到按边、角分类整理,让零散内容结构化,推动学生主动关联、深化理解,把知识“理”出清晰逻辑,“梳”出思维进阶。

吴宁一校张雅琳老师执教同课题时,巧妙运用几何画板工具,以问题导入串联平面图形知识,通过“画、分、议”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梳理图形特征,探究内在联系,为复习课增效赋能。

PART.02
互动评课促反思,集思广益共提升

每节展示课后,现场教师围绕“学为中心”理念展开深度评课,老师们普遍认为复习课应双管齐下,既要通过设计承载核心知识、思维价值的好问题作为教学锚点,推动学生主动梳理知识本质、建立知识关联,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思维进阶;又要重视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养成,引导学生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同时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知识整理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成长。

PART.03
主题汇报拓视野,智慧分享引方向

对于精彩的四堂课,四位教师还进行了主题鲜明的评课分享。上卢小学卢亚男老师围绕《“一式三化”:学为中心的长方形周长与面积复习课建构》主题发言。通过“三化”路径引导思维生长:概念本质化,解构度量内核;策略模型化,建构转化思维;规律理性化,建立变量独立思维。

外小江北校区金芳芳老师以《式形融通赋能,学为中心导向下空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为主题,聚焦周长面积复习课,从“由式探形,由式创形、由形联式”切入,从三方面进行推进:感知启思,激活空间认知;转化拓思,丰富空间想象;应用互联,进阶空间能力。

外国语小学江南校区蒋益飞老师分享以《三构联动:基于活动感悟的体验式学习建构》为主题,聚焦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复习,从构基(自主建构,引发学习);构网(融合互构,促成学习);构能(实践延构,拓展学习)。

吴宁一校王蕴丹老师则以《真实·朴实·厚实:打造“学为中心”常规课堂》为主题,聚焦平面图形复习课, 让学习在“冲突与生成”中真实发生;在“简约教学”中抵达深度学习;在“结构化学习”中实现素养生长。

PART.04
专家引领明方向,砥砺前行再出发

活动尾声,联盟教研员围绕复习课教学创新展开深度实践,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重构课堂生态,为教学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复习课的设计应突破传统模式,倡导“知识梳理式”“实践驱动式”“游戏化学习”等多元路径:既可通过“先理后练”夯实基础,亦可采用“先练后理”或“边练边理”激发思维,或将复习内容融入竞赛游戏,以低起点、高内涵的设计实现认知的层层推进与生生互动。

张晗芬老师强调,优质复习课需围绕三大追问展开:一问学习材料是否精准对接学生需求,避免“经验主义”设计;二问学习任务能否激发兴趣,要求选材贴近生活、任务结构化分层;三问学习方式是否契合认知规律,必须保障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张老师以“学为中心”为宗旨,呼吁老师们关注学生真实成长,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生态,让每一次复习都成为启迪智慧、唤醒内驱力的过程。

此次研讨活动不仅展现了东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更为区域教研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在“双减”背景下深耕课堂,让复习课成为学生思维生长的沃土。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