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9 08:26:20
来源: 无
芒种时节,正值葡萄种植管理关键期,浦江县黄宅镇横山村的农民们忙着给葡萄疏果。该村党支部书记曹龙水介绍,有些农民舍不得,但根据目前水平,每亩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左右,才能保证葡萄品质。“需要疏多少,该疏哪一串,以后由机器人说了算。”曹龙水说着,带记者走进AI农业横山葡萄试验基地。
智能连栋温室大棚里,头顶工人们在安装光伏板,曹龙水所说的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还在调试。镁伽科技产品工程师王璐瑶介绍,巡检机器人将成为基地葡萄种植的主力军,它搭载了红外摄像头、高光谱摄像头和RGB摄像头,果树任何细微变化都逃不过这些“眼睛”。根据观测结果,不需人为下达指令,水肥系统、补光系统、节能保温系统就会协同运作,为不同生长时期的果树定制温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营养元素的黄金组合。
“从露天种植,到简易大棚、钢架大棚,再到如今的智能大棚,浦江葡萄产业不断升级,现在到了从靠经验走向更倚重科技了。”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楼基道经历了浦江葡萄40年的发展史:1985年引种“巨峰”葡萄,一步步向农民推广,后来又办起葡萄节,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目前,浦江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带动农民就业3.5万人。
但是,“稳定”也意味着发展到了瓶颈期。去年9月,镁伽科技与浦江县政府签约“AI+精准农业”项目,为产业升级打开突破口。今年3月,该项目拿出全要素解决方案——先农智棚,并在AI农业横山葡萄试验基地落地。
王璐瑶介绍,先农智棚汇聚了植物学、土壤学、空气学、光学等各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很多靠农民的直观经验是总结不出来的。比如,大棚顶部用的是特定折射率的毛玻璃,“很多农民不知道,有的葡萄转色后返青掉果,是强光直射造成的应激反应”。王璐瑶说,这一AI农艺大模型,在国内乃至全世界上都属首创,将推动葡萄种植从靠经验迈向靠数据。当然,最终受益的是农民,种葡萄将越来越省力,葡萄品质将进一步提高,葡萄哪天可以出棚能够精确预知,棚顶光伏发电又是一笔受益,疏下的幼果还可以酿酒。
据介绍,先农智棚之所以能在浦江落地,还得益当地与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的数字底座,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智能传感器,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汇总分析后作出科学决策。而开源鸿蒙系统在葡萄种植领域的应用,只是深开鸿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冰山一角”,其远期目标是在浦江打造鸿蒙生态系统建设的县域样本和标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