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9 09:01:03
来源: 无
周
一
泐泐说说
金泐泐是个特会“刨根问底”的家伙
刨时事、刨热点、
刨那些藏在流行话题里的真问题
每周一
和你一起拆解那些
好玩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一、复古美学掀起全民狂欢
当撕拉片的风悄然吹向内娱
一场由复古美学掀起的狂欢正逐渐蔓延至大众视野
图源网络
近日
被诸多艺人带火的撕拉片
以单张数百元的价格和
“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性
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冲上热搜
为何这些“过时”的物件
能在年轻人中掀起消费热潮?
怀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从停产到爆火
微博截图
撕拉片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胶片
被称为“拍立得”的前身
使用专业的撕拉片相机拍摄后
需等待一定的反应时间
然后手动将相纸拉出
在抽出的过程中
相纸外侧一个
装有显影药液的纸袋
会通过滚轮的碾压
均匀地将药液
涂抹于相纸和底片之间
就会形成清晰的图像
撕拉片成片的柔光胶片感
加上即拍即成无后期
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美貌
而且撕拉过程
如同开盲盒一般充满惊喜
让撕拉片火遍全网
微博截图
然而,撕拉片早已在数码相机的冲击下被摄影界淘汰。
之前,相机厂商宝丽来、富士均推出过撕拉片相机,其中宝丽来最早的撕拉片相机可追溯至1950年左右。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拍摄成本过高的撕拉片技术在1990年至2000年间逐步被市场淘汰。这些厂商早已停止撕拉片相机、相纸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拍一张就少一张”就成了广为流传的撕拉片标签。其相纸从几十元暴涨到三四千元一盒,被不少消费者取名“纸片茅台”。
二、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
特殊体验
在数字摄影时代,手机拍照只需轻点屏幕,照片瞬间生成,还可通过AI算法进行一键美颜、智能修图。这种便捷与高效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摄影过程的耐心与敬畏。而撕拉片的仪式感,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摄影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完美的照片,更是一种享受过程、记录生活的方式。它让人们慢下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将情感融入摄影之中,使摄影成为一种具有深度与温度的艺术表达。
盲盒效应
从按下快门到显影的时间里,撕拉片的显影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可控性(如褪色、过曝、偏绿等),撕拉片可能会出现美丽的漏光效果,也可能得到一张失焦废片。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给予了玩家开盲盒式的快感,使得这一撕拉片颇受欢迎。
三、避免盲目跟风 理性消费
商家以“绝版”“最后库存”等话术,将停产的相纸从70元炒至300元,二手市场价格更疯狂。这种涨价,折射出消费心理与市场乱象。
一方面,消费者出于从众心理和情感需求,甘愿为“情怀”支付高价;另一方面,稀缺性制造焦虑,让人陷入“不买就没了”的非理性消费,忽视产品实际价值。
商家通过饥饿营销推高价格,虽短期获利,却制造了“高价低保障”的市场陷阱。
撕拉片没错,为情怀买单也没错,但当我们对溢价熟视无睹时,或许该停下来想想:
到底是在收藏回忆,还是在给“人无我有”的虚荣心交税?
所以,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追求独特体验时,需要更理性,权衡成本与风险,避免陷入“为情怀掏空钱包”的虚无消费陷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