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东阳   正文

高考结束,东阳考点学校收到了感谢信,背后藏着这些温暖细节……

2025-06-10 16:44:0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王忠华

“备考期间,舒适的自习室,贴心的祝福语,寝管阿姨提前为我们开好空调,食堂阿姨洋溢的笑容和热情的服务,种种小细节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我们的热情关切:让我们体会到了家的温度……”

6月10日是高考最后一天,学生们陆续撤离考场。作为东阳6个考点之一的东阳中学,今年再度收到考生感谢信——其高考期间为考生用心筹备,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吃、住、学”环境。


感谢信>>


这是东阳连续4年推行“考生吃住在考点”举措的温暖缩影。今年,东阳全市229个考场有序运转的背后,这一特色服务通过优化考试服务、保障考生安全,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01
吃住考一体化,乡镇考生轻装上阵

6月9日晚,东阳二中实验楼灯火通明。自习教室,空调徐徐送着凉风,黑板上写满了知识点,600多名来自巍山高中的高考考生正专注地复习,以待明日“最后一战”。“以前高考,我们乡镇考生都在宾馆复习,多个班级挤在会议室,现在在考点学校,每个班都有独立教室,学生复习状态好多了。”巍山高中一名教师感慨道。

这一变化,始于2022年东阳教育局开始推行的“考生吃住在考点”举措。

巍山高中考生

“以往,乡镇学校考生到城区参加高考,往往需入住宾馆。”巍山高中校长邵晓强介绍,吃、住、行,其实多有不便。拿往返考场的交通来说,每场考试都要接送,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有迟到风险。如今,学生宿舍距考场仅数十米,从容步行即可抵达,有效避免学生晕车、中暑等情况。同时,考点学校专为考生腾出宿舍,配备了丰富可口的校园自助餐,并提供了优质的复习环境。“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和在自己学校考试一样,几乎没什么两样。”

巍山高中考生

在东阳市外国语高中考点,南马高中440多名考生也开启了舒适的高考之旅。“吃住考都在考点,极大便利了考生的考试生活。”南马高中校长金建强以9日上午考试举例,两场考试结束已12点,若按以往需匆忙赶到校外就餐,如今考生考完即可在考点食堂享用温热饭菜,餐后回宿舍小憩,为下午考试储备精力。此外,与外国语考生同场备考,浓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南马高中考生

考点门口,从“接送满员”到现在“基本无人”,家长们也吃下“定心丸”。巍山高中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以前听说亲戚家孩子考试又接送又担心,现在全交给学校,班主任每天反馈情况,看到孩子状态好,我们特别放心。”

一名来自南马高中的家长则算了三笔账。

一笔经济账:住宾馆、找餐饮、赶交通,以前乡镇考生人均至少得花1400元。“现在基础伙食费每天50元,4天下来才200元,相当于给每个家庭减了1200元负担。几个学校加起来1000多人,总额超百万嘞!”

一笔时间账:“以前往返考场得花40分钟,现在从宿舍到考场步行5分钟,每场考试前能省1小时,午休还能多睡40分钟,算下来每天自习能延长1.5小时”。

还有一笔心理账:吃得好、睡得好、复习环境好,无须应对太大的变化,让更多考生轻松上阵。

据悉,今年东阳3所乡镇学校1321名学生,通过“吃住在考点”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02
考点“硬核”筹备,细节彰显温度

对考点学校而言,承接考生是一场考验,更是一份责任。

东阳二中此次迎来了巍山高中600多名考生。为解决住宿问题,学校一声令下,高二年级全体师生迅速行动。“得知要帮助其他学校的考生,孩子们特别配合,迅速就把寝室全部腾空,还帮忙打扫卫生。”东阳二中支书记吴国强说。同时,该校后勤部门精心制定供餐方案,从食材采购到菜品搭配严格把关,自助餐台荤素搭配、水果牛奶一应俱全;针对自习教室不足,紧急改造实验室和高三教室并加装空调。吴国强表示:“希望孩子们在这里安心学习,考出好成绩。”

东阳中学温馨标语

东阳中学考点同样细致入微。该校德育处主任詹小强介绍,为迎接东阳四中186名考生,高考前两周两校即展开对接。总务处排查寝室安全隐患、科学编排床位;德育处将图书馆改造成安静自习室并专人管理;食堂划分专属就餐区域,严格把控餐饮标准。考试期间,两校教师协同管理,实时关注学生状态。该校副校长厉晶晶介绍,食堂还准备了寓意“高中”的定胜糕和粽子,并张贴鼓励标语,缓解考生紧张情绪。

陈建强为考生加油鼓劲

每年高考前,东阳市教育局局长陈建强都会多次带队深入考点学校,检查食品留样与安保措施,为高考保障工作筑牢防线;考试前夕到各校,深入到每个备考教室看望考生,加油鼓劲。他对各个考点学校反复嘱托,要像过年一样招待考生,做到“同吃、同住、同学、同考”。

03
多维精准发力,绘就教育均衡发展新图景

“考生吃住在考点”的暖心实践,恰是东阳教育改革创新的生动注脚。近年来,当地以“公平、成长、信心”为核心理念,从机制创新到资源下沉,全方位擘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蓝图。

东阳积极实施“教育共富”振兴计划,以“城乡教育联盟”为纽带,通过联盟共建、政策倾斜、资源共享等举措,推动“城镇村一体化”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从城区向乡镇辐射延伸。

名优教师培育中心研修活动

在师资建设层面,东阳以“名优教师培育中心”为载体,构建“金字塔式”培养体系、“定制化”培育方案,助力高品质教师队伍建设。今年全市教师素养大赛超300人获奖,形成“以赛促教、以教促研”的良性发展生态。金华市第十六届中小学教坛新秀评选中,东阳21名教师获奖,人数居金华首位。

硬件提升上,东阳持续加大乡镇学校投入,智慧教室、标准化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全覆盖,同步完善安全设备配置;艺术教育领域,通过“零门槛艺术节”等举措,为城乡学子搭建公平展示舞台。

从高考期间的吃住学保障,到日常教育的资源均衡,从师资培育的“强师工程”到硬件设施的“提质工程”,东阳正以扎实行动书写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篇章,让教育的温度与力量浸润每位学子的成长之路。



记者手记


当东阳把考生的一顿热饭、5分钟的步行距离、26℃的空调温度都当作大事来办时,这些看似细微的“关键小事”,实则是丈量教育温度的标尺。从乡镇考生省下的百万元赶考成本,到每场考试多出来的1.5小时备考时间,再到家长从“校门口扎堆”到“微信群安心云陪考”的转变,正是这些把“服务”落到实处的细节,让教育公平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成为触手可及的成长体验。

教育本就是由无数件“关键小事”堆砌而成——食堂阿姨多盛的一勺排骨、自习室里新安装的空调、班主任每日的状态反馈……当这些小事都围绕“学生需要什么、家长担心什么”展开,就能汇聚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巨大力量。正如东阳市教育局负责人提倡“考生吃住在考点”的初衷:“让考生不‘赶’考的,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件小事都做到心坎里的诚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