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07:05:04
来源: 无
踩着高跟鞋,身着镂空剪纸披风,头戴扇形剪纸发饰,3号模特李曼婷自信满满地迈开步子,另一边的小伙伴王雨涵手拿话筒,介绍她们的共创作品。“以飞燕剪纸为灵感,眉眼勾勒流畅线条,红金渲染眼妆,眉心绘花钿……”这一幕发生在古色古香的金华市剪纸博物馆。
6月10日上午,浙江省中职美容美发专业创新课堂研讨会把公开课搬到了博物馆,来自金华开放大学(浙江商贸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16名学生,通过AI生图与现场创作,又把公开课演绎成一场融合非遗元素的主题秀。传统与时尚,开启一次创意对话。
差不多一个月前,金华开放大学(浙江商贸学校)接到了一份通知,今年的浙江省中职美容美发专业教学研讨会要放在金华举办。经过商议,教师陈雨茜领到了任务,除了布置展示学生作品,还要上一堂教学实践的公开课。“那天在婺州古城逛街,无意中发现这边有个金华市剪纸博物馆。”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变成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剪纸作品,参观完博物馆的陈雨茜突然有了灵感,能不能把非遗剪纸元素结合专业课程,或者索性把公开课搬进博物馆?
这个想法得到了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桂键坚的赞同。很快,桂键坚和陈雨茜一起专程拜访了金华市剪纸博物馆。“一年一度的专业教学研讨会是第一次来金华,我们希望能将金华非遗与美妆造型结合,做出新意和创意。”桂键坚说,“我们谈完设想,立马得到了剪纸博物馆的支持。”
“提到剪纸,很多人固有思维还是只想到窗花。”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副馆长王继红介绍,近年来,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做了不断尝试,开发了许多文创产品。去年,由金华市剪纸博物馆馆长、浙江省非遗项目金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詹东明创作的《黑神话:悟空》主题剪纸,寄给了远在法国的美食博主@巴黎小郭郭Paris,跨界的联动让传统的剪纸艺术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之前,我们也试过用剪纸元素制作发饰、耳环等,但把剪纸元素更多运用在美妆造型中,还是第一次。”
楠木茶台成了老师讲台,前排是端正坐姿的学生,后排是近3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中职学校教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上午9点半,陈雨茜深吸一口气,从容开场。“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剪纸文化,探索传统技艺为化妆造型带来的灵感火花。”
在第一个知识储备环节,陈雨茜请上了王继红,介绍金华剪纸。为了脱稿讲课,王继红课前拿着A4纸,反复背稿。只见她从桌底取出了一幅熊猫剪纸作品,画框里的中国国宝活灵活现。“这幅作品运用了锯齿纹和月牙纹。”拿起剪刀,王继红现场用这两种纹理剪起了窗花,一边剪还一边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师,剪纸对于新手来说难吗?”“剪纸入门非常简单,半小时我就能把你教会,但剪纸要精很难,最重要的是创作。”王继红缓缓道来。
将剪纸元素融入化妆造型,课堂时间学剪纸肯定不够,好在王继红和馆里的剪纸老师陈祖伦提前准备了8个剪纸盲盒。为了这次公开课的创意呈现,王继红想到了今年春节期间带出去展览的几件绒布剪成的围巾、披肩等。针对课程,他们又创作了一批剪纸作品。从大件的拖地披风到小巧玲珑的发簪,从彩纸剪纸到绒布剪纸,足足有几十件。
班里唯一的男生董顺鑫抽到了一个绿色蛇形剪纸的盲盒。董顺鑫拿起教学平板机,打开豆包App,用老师刚教的提示语范本,语音输入指令:“我想要生成绿色剪纸元素的中式妆容,并且蛇形剪纸要在耳部呈现。”10秒左右,软件跳出了四张不同的设计图。对比之后,董顺鑫又重复了一遍指令,从8张图中挑选两个作为实操设计参考。
16名学生两个一组,一个负责妆造,一个充当模特。贴在右眼上方的燕子剪纸与眉心花钿呼应,左脸彩绘蝴蝶轮廓与右脸蝴蝶剪纸对称,蛇形剪纸缠绕在马尾辫上……课堂进入紧张的现场妆容造型环节,同学们上手操作动作利落。后排听课的几个老师举着手机,跑到前面来观摩拍照。
音乐响起,模特一排列队,四合院靠着天井的四面走廊就是她们的T台。带着自信的笑容,她们依次展示非遗之美。“青蛇潋滟新娘妆,融绿意与优雅,为婚礼注入独特清新”“从传统剪纸艺术中汲取燕子与云的灵动轮廓,表现自由自在和吉祥如意”“红色蝴蝶振翅欲飞的灵动姿态寓意比翼双飞”……随着设计灵感现场表述,王继红不禁发出感叹:“剪纸也可以很潮!”
课堂评比环节竞争激烈,同学们纷纷为自己拉票。最终,第三小组的作品获得了陈雨茜和王继红课堂双导师的两票,成为全场最高票。AI生成图和模特妆容对比,王雨涵觉得实际呈现的效果更好,“AI生成的设计图没有配饰,我自己加了一些花纹和彩绘”。陈雨茜点评作品结合剪纸扇形发饰和“燕子叼花”两个元素,结合眼影晕染手法,既有传统寓意,又有创新亮点。
“我们上过、听过那么多课,但真正把非遗引入课堂,把课堂完完全全搬到非遗场景中,为数不多。”在课后研讨环节,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老师叶双双感触很深,“学生走秀环节,我非常感动,虽然不是专业模特,但每个人都非常自信。”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共上一堂课,把传统文化与人物形象设计相结合,把传统技艺与AI技术相结合,金华开放大学(浙江商贸学校)副校长童永通认为这样的创新课堂值得尝试。“让学生能够沉浸式感受非遗和精益求精的匠心,对于提升课堂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大有益处。”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