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逛吃   正文

跟着花芋嘎嘎去西北④:语言失效之后,莲宝叶则开始说话

2025-06-11 12:38:40

来源: 无

作者: 胡健/视频 沈之阳/文

“草原双珍”CC果饮:一口下去全是维C


点击图片 获取更多维C

本栏目由“草原双珍 沙棘果汁”特约呈现

最初进入这片山地的时候,没有人说话。不是不愿说,而是说不出来。风太重,空气太薄,脚下每一块碎石都像在提醒你,这里属于岩石、属于构造、属于一场比语言古老得多的力量运动。

它叫莲宝叶则,藏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又名石头山。这名字朴素,却有着难以靠近的质地。它不是供人取景的风景,也不是等待命名的地貌,而像是一块尚未冷却的地壳残片,在四千米以上的稀薄空气中,保留着造山运动最初的表情。这里没有草甸,没有林线,裸露的岩层像从地下剥离的齿骨,一层层插入云层之下。风声到了这里也会变调,声音在岩缝间被折断、反复、咬碎,像进入一座由矿物构成的沉默教堂。

山不言语,湖泊也不喧哗。落云措、扎尕尔措、措拉玛湖,散布在山体的褶皱深处。它们多半没有明显的源头,也不连接任何出口,只静静地停留着,如被时间遗落的水面。湖中映出冰川、山谷与雪脊,光线变换时,水面时而清晰,时而晦暗。传说中,格萨尔王曾在此征战,珠姆妃在湖中沐浴;山石的形状被看作神话的遗迹,也是人类试图理解这片地貌的方式。但真实或许更为寂静:你站在湖边,看到冰层尚未融尽,水下的鱼儿缓慢游动,风虽掠过,却无法带走这片沉静。

真正让这片沉默“动”起来的,是那些转山者。他们绕山而行,不疾不徐,鞋底贴地,衣袍顺风,脚步声小得像野兽听觉之外的频率。他们有人低头念经,有人只是走路,走得像是在读地形的语法。转一圈,有时十几个小时,有时一整天。节奏与山的倾斜相互协调,风大的地方收紧衣角,雪亮的日头下眯起眼。他们不看山顶,也不看人。像是在与岩石进行一场无声的交谈:沉默回应沉默,呼吸对齐呼吸。

技术系统在这里显得多余。手机无信号,GPS漂移不定,地图坐标在此成为纸面游戏。你能依靠的,只剩下目力、脚底、肺活量和岩石的触觉。在这里,“风景”这个词显得笨拙。它不是一幅图画,也不是诗意的补丁,它只是自身:冷、重、确切、不解释。不神圣,也不拒人,它只是存在,如同时间存在,如同岩层存在。

你离开的时候,不会有告别。山不说话,风也不留痕。那些你绕过的石头、湖泊、冰脊,不会记住你。但你会记得走路时衣摆被风扬起的形状,记得一块岩面上映出云影的瞬间。当转山者绕行到起点,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他们会再走一圈。不是为了答案,而是因为在沉默面前,走本身,就是一种回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