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1 18:24:08
来源: 无
小时候,我对“摔炮”情有独钟。
这种鞭炮,个头轻巧便于隐藏,不用点火摔在地上即炸,尤其走到人群中,冷不丁扔那么一个,“啪”的一声,看众人惊慌失措的样子,兴奋劲不亚于乐此不疲叫嚷“狼来了”的孩子。
我对故乡皖北的印象,大多与春节有关,即便在外几十年,儿时的鞭炮声,还是那么清晰可闻。
或许南北经济差异,也可能是风俗习惯不同,我们老家过年期间,自除夕每顿饭开吃前,必在室外燃放一挂鞭炮,到年初六便偃旗息鼓,仅在元宵节再响几声,随着昂扬的火把落地,年就过完了。
相较蚌埠,金华的鞭炮声没有逢饭点更密集之说,年三十下午开始,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烟花爆竹的声响,好像不受时空限制,有从居民楼里直接发射“二踢脚”的,有在小区过道看烟花升空的,还有的对着江水尽情撒欢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没有1995年初采访过两次鞭炮伤人事件,我也会一直把燃放烟花爆竹视为欢乐祥和的存在。
腊月廿七晚上,我接报料后赶到金华市中心医院五官科病房,看见两个大男人在那里唉声叹气。
他们并不相识,鞭炮引起同仇敌忾:
——东阳市某建筑公司总经理的儿子,和几个小伙伴在家门口放鞭炮。孩子手拿一支“老鼠射”点燃后,因拿错位置,使本该向前飞行的鞭炮逆向飞回。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老鼠射”径直入口,在进入到他的咽喉处爆炸了。
——金华县孝顺镇一农民的儿子说:“我没放鞭炮,是同学把鞭炮插到汽水瓶里,瓶子被炸碎后玻璃片溅伤了我的眼睛。”
两个孩子同龄,那年均读五年级。
比起他们,20岁余某的遭遇更让人扼腕。
1995年元宵夜,义乌市上溪镇的余某到镇上看龙灯。次日凌晨零时许,离盘灯50米处的他突见一微弱火光直冲过来,余某躲闪不及,只感到左眼剧痛,顿时血流不止,热泪涌出后便什么也看不见了。朋友把他送到上溪镇卫生院,后转到金华市中心医院。经诊断,“左眼球破裂伤,左眼上下眼睑裂伤”,左眼已失明无疑。
值班医生介绍,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导致眼被炸伤住进该院的已有9人。在余某之前,已有一5岁男孩右眼被炸瞎。
禁售禁放烟花爆竹,破的是千年旧习俗,需要社会各界全力以赴。
公安机关、宣传、城建、城管、工商、教育、交通、供销、商业、机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均落实分片包干……
市委、市政府动员大会后,市“双禁”办公室发放各种宣传资料8万份,市区60多个共建片区均行动快速;
市(区)、金华县各机关、部门与所结“对子”的村(居)委会,利用各自宣传阵地广泛宣传《通告》;
城中街道杨思岭等居委会不仅把《致市民的一封信》送到每家每户,还深入辖区内的酒店、杂货店等场所宣讲“双禁”意义,特别对准备在近期婚嫁、开张开业的单位与个人进行重点宣传,将工作做在前面;
市公安局、团市委、环保局、劳动局、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及市区街道等单位,排列出了从1月1日至31日干部、职工到共建辖区执勤名单……
只要上下一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我和同事杨子平、吴卫平也没闲着,分头驱车到东市街、飘萍路、中山路、八一路、双溪西路、解放东路、北苑小区等主要路段和居民区进行察看。
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市民都能自觉遵守《通告》,满怀喜悦而又文明地迎接新年,但也有个别人旧习难改甚至严重“犯规”:零点5分,中山路燕尾歌舞厅门前,六男一女将鞭炮放在路中间燃放;零点7分,婺江东路有人从一住宅楼5楼向外扔放鞭炮;零点10分,两个年轻人驾驶一辆摩托车从江南过通济桥,沿八一路、中山路、新华街、解放东路等路段,坐在车后的年轻人怀抱长长一捆鞭炮边行驶边将鞭炮拖地燃放,时间长达半小时之久。
关于那两个年轻人,还有插曲。
他们骑摩托车抱鞭炮拖地燃放半小时,十足“对着干”,警方也不含糊,迅速锁定二人身份,将他们“请”进了公安局。
我记得,两个小伙子刚进“双禁”办公室时还满不在乎,被时任金华市城管局科长的余根明劈头盖脸一通教育,立马耷拉下脑袋。
余根明当过大学老师,但在当时情况下,文绉绉显然镇不住场子。
于是,金华方言怒骂,话糙理不糙,加上对他们个人性格与前途分析,不得不让人信服。
心甘情愿缴了500元罚款,临出门时,两个小伙子羞愧地问:“谢谢领导,以后见面怎么称呼您?”
未等余根明回答,不知谁顺口来了一句:“他?余副市长啊!”
从那天开始,余根明就是我们眼里的“余副市长”,大伙至今还这样叫着。
元旦过了,春节过了,立春过了,元宵节作为“双禁”的“第四战役”,规定区域内也无人燃放烟花爆竹。
为了“双禁”成功,市区大街小巷每天有3000多人执勤。
耳根清净,环卫工人工作量减轻,仅除夕之夜市区就少拉了40吨垃圾。
义乌不少管理经验是不少地方学习的榜样,金华市区也不例外。
彼时的金华市区,影响市民生活和污染城区环境的拖拉机进城禁而难止。
10月上旬,金华二中教师骆有法写信给毛光烈市长:天未明,“机”先叫,“铁牛”进城昼夜忙。对长期困扰城市居民的这一“顽症”,必须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见效。
禁止拖拉机进城之后,趁热打铁禁鸣机动车喇叭。
以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的义乌,仅不到10平方公里的城区就有机动车3.25万辆、人力三轮车3万余辆、平板车4500余辆,每日外地车进城拉货有2000辆,流动人口10万余人。
义乌流动人口、机动车辆那么多,禁鸣机动车喇叭、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和禁养家禽家畜都能成功,金华市区为什么不行?
而且,在“安静工程”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中,金华是继杭州、宁波通过验收的全省第三家。
基础有了,禁鸣机动车喇叭水到渠成。
于是,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通过了有关在市区禁鸣机动车喇叭的实施方案,自1997年12月1日零时起,在禁鸣机动车喇叭的区域范围(市区环城路以内,不含环城路及义乌江以南、武义江以东区域),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洒水车、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等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可使用特别音响,其他车辆鸣喇叭,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吊扣一个月以下驾驶证;情节严重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举行万人签名活动。
向数万市民和中小学生发放禁鸣倡议书,市区6所学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宣传禁鸣。
交警部门出台系列举措,包括市区后街、新华街(国际大酒店至兰溪门新华书店段)从12月1日起设单行线(不含二轮类机动车),后街单行线为由北向南,新华街为由南向北等,在不增加道路宽度的情况下,增加右转弯车道。
……
和“双禁”一样,12月1日正式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后,市区的大街小巷平均每200米就会出现由民警、市机关及街道居委会干部组成的队伍进行流动巡查。
好习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养成。
市区“禁鸣”首日,发生撞车、撞人、撞物事故7起,造成3人不同程度受伤;“禁鸣”一周,市区共吊扣违鸣机动车司机驾驶证292本,其中3名司机因违规鸣喇叭情节严重被扣驾驶证1个月,7天共发生轻微交通事故38起,与“禁鸣”前相差无几。
关键是,一些人所担心的大的交通堵塞并没有发生,机动车行车车速也无明显下降。
回首往事,尽管金华市区“三禁”渐成历史,但谁也不能否认当年它给市民带来的玉宇澄清之感。
反观现在的金华市区,洁美绿没得说,可从早到晚满城喇叭声声,尤其那些打着“借道”旗号在非机动车道驾驶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的人,他们冷不丁摁喇叭错乱地催促行人让路,如同部分无德养狗者任凭家犬乱窜、狂吠、随地大小便,让人心惊肉跳既不敢怒也不敢言时,估计会对“摔炮”孩童一笑而过、越发怀念“三禁”的美好。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