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浦江   正文

这堂特殊的毕业思政课,让乡情成为学子远行的力量

2025-06-12 20:54:00

来源: 无

作者: 叶赛丽/文 朱喆昕/摄/视频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来处。”6月12日上午,在浦江中学报告厅内,700余名高三毕业生整齐端坐,聆听一堂来自浦江县委书记胡作滔讲授的毕业思政课。这堂以“爱浦江·兴家乡”为主题的思政课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取而代之的是鲜活的乡土故事、厚重的文化记忆和家乡发展的时代脉搏。

爱乡之情,必先源于认知。课程以“一粒米、一家人、一幅画、一盏灯”串联起浦江的历史文化,用“一碗汤、一个饼、一根面”展现浦江美食底蕴,既呈现“一颗珠、一床被、一把锁”的传统产业发展脉络,也勾勒出新能源、光伏光电、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蓝图。抽象的概念化为可触摸的历史、可品味的美食、可期待的未来,家乡在毕业生们的脑海里更加立体、丰满,热爱家乡的种子就此悄然生根。

来自郑宅镇的学生郑翔分享道:“从小受学校孝义文化和郑义门家规家训的熏陶,家风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指引着我。未来上大学后,我想把浦江的传统文化分享给更多人。”这种文化认同的自然流露,正是课程“以认知激发热爱”的生动体现。

“以前总觉得外面的城市机会多,想要走出去,现在发现家乡的机会也挺多的。”学生项雨菲的感慨,折射出课程对毕业生观念的影响。听了这堂思政课,她不仅对浦江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浦江的产业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未来我考虑回到浦江,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浦江还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份“送学礼”,其中笔记本最为特殊,扉页印有致全县2025届全体高中毕业生的一封家书:“去更广袤的天地,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见更多的人,用精彩书写更多的故事,与新时代共同成长。”家书既饱含殷殷嘱托,又彰显开放胸怀,以个人发展与家乡建设同频共振的理念,赋予乡土情怀更现代的内涵。

这场毕业思政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将“家国情怀”拆解为更可感的乡土元素,当毕业生们带着对郑义门家风、浦江美食、新兴产业的具体认知走向远方,家乡不再是模糊的地理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坐标。浦江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志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以“爱浦江·兴家乡”为主题的思政课堂,引导毕业生们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乡土认同,激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地方发展,让家乡成为未来的选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