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非遗赋能“精康融合”,义乌民政书写暖心篇章

2025-06-12 22:03:40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陈稠妍 文/摄

6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上的非遗艺术”宋锦珍珠画制作活动在义乌义亭镇精康驿站温馨开启。本次活动由义乌市民政局精心主导策划,是深入推进“精康融合行动”的重要举措,旨在为精神康复人员(以下简称“精康人员”)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助力他们重拾自信、拥抱生活。

活动现场,专业老师化身“文化使者”,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的璀璨历史、深厚文化价值以及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宋锦是中国传统丝织技艺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拥有精湛的织造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精康人员沉浸其中,对这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

在实践环节,精康人员在专业老师及志愿者的协助下,认真挑选色彩斑斓、质地优良的锦缎,细致粘贴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颗粒。当一幅幅精美宋锦珍珠画呈现在眼前时,精康人员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怎么样,我做的画是不是很好看!”精康人员小李兴奋地举着自己制作的画作。她说,以前从未接触过这样的手工制作,这次经历让她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义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技艺的活态展示,是该局践行“精康融合 残健共融”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非遗技艺这一独特载体,为精康人员搭建了一个文化体验与社会融入的平台,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这不仅是对精康人员个体的关怀,更是对社会和谐、包容发展的有力推动。

今后,义乌市民政局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出更多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非遗项目,让精康人员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民政部门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精康融合行动”,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为精康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友爱的社会环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