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逛吃   正文

金彩主理人 | 周一泐泐说说:警惕梅雨季疾病,收好这份健康攻略!

2025-06-16 09:09:55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作者: 吕米泐/文 傅军杰/制图



泐泐说说



金泐泐是个特会“刨根问底”的家伙

刨时事、刨热点、

刨那些藏在流行话题里的真问题


每周一

和你一起拆解那些

好玩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1

最近的天气

闷热且潮湿

“人都要发霉了!”

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梅雨时节雨纷纷

天气闷热

空气湿度大

家里到处都是湿漉漉

如何安然度过漫长的梅雨季呢?


做好以下这几点

烦恼就会绕道而行!









梅雨形成的原因








一般在每年的6至7月间,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区,都会迎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为梅雨。梅雨季开始之日叫作“入梅”,结束之日叫作“出梅”。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等。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大家需格外警惕食物中毒、骨科疾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2









食物中毒








图片源于摄图网

随着六月梅雨季节的来临,高温高湿的天气成为细菌滋生繁衍的“温床”,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雨后,野蘑菇、野菜在野外随处可见,这大大增加了误采误食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主要预防措施

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饭前便后务必使用流动的清水洗手,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树立健康文明的就餐新风尚。

规范食品加工:制作食品时,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加工过程中确保食物烧熟煮透,并尽快食用完毕。切勿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物。剩余食物需及时冷藏保存,隔夜食品在确认未变质的前提下,必须彻底加热后再食用。一旦发现食物霉变,应立即丢弃,杜绝食用。

把控食物存放:集体食堂、餐厅、外卖等供应的热食,室温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原则上不应超过2小时。

拒绝不明食材:坚决不食用野外采摘或来源不明的野菜、蘑菇,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骨科疾病和风湿类疾病








梅雨时节,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都有可能复发。湿度大,日温差也大,晴雨交替变化又快,极易诱发风湿类疾病。

风寒湿痹,梅雨季节的腰腿疼痛就是湿寒所造成的,血液中和关节滑液中一些蛋白质类物质增加致使滑液黏度增高,从而使关节活动受阻,加上湿度的改变,对关节周围组织有很大影响,容易引起血管扩张,关节囊充血,从而导致疼痛感加重。

主要预防措施

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防雨防潮,如被雨淋湿要及时擦干,不要长时间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住所要干燥通风。在空调房内要注意保暖,尤其注意四肢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空调直吹关节,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平时要注意适当运动,不能短时间运动过量;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跟一些优质的蛋白质,像鸡蛋、牛奶、牛肉等,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有风湿疾病的人要少吃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和啤酒,这些食物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另外,如果关节处除了疼痛还伴有红肿发热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由蚊、蝇、蟑螂、蜱、螨、虱、蚤等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当前气温逐渐升高,湿度较大,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宜病媒生物的滋生繁殖。

主要预防措施

清除积水防蚊:及时查找并清除各类积水,对闲置的盆盆罐罐进行翻盆倒罐处理,妥善清理可能存水的生活垃圾。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投放含有倍硫磷、双硫磷、吡丙醚、苏云金芽孢杆菌等有效成分的灭蚊幼剂,从根源上减少蚊虫滋生。

做好防蚊措施:室外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时穿着长衣长裤,在裸露皮肤上喷涂有效驱蚊成分的驱避剂。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为卧室配备蚊帐,也可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片等产品驱杀蚊虫。

防范蜱虫叮咬:若必须前往森林、丘陵地区的草地,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个人防护,穿着长衣长裤,并束紧领口、袖口、裤口,在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回家后及时进行全身清洁,并仔细检查是否被蜱虫叮咬。

温暖相聚,共享美好

金彩云聚吧特推出话题#梅雨天,如何养生?#

欢迎在聚吧话题下,分享你的养生小妙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