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兰溪   正文

尝试之 改进之 推广之|兰溪民企点亮织机“国货之光”

2025-06-16 15:44:5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阮锋



昨日,浙江万舟控股集团厂房内,600多台国产织机与3800多台进口织机展开效能“比武”,二者在速度、质量等核心指标上难分伯仲。这是国产喷气织机首次大规模应用,标志着国产织机以性价比优势开启国产替代新趋势。

目前,丰田、必佳乐等品牌进口织机在兰溪的保有量近3万台。作为纺织行业龙头,万舟和兰溪多数纺企一样,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生产副总许建军在纺织行业深耕30多年,见证了兰溪纺织机械从1515有梭织机到剑杆织机到喷气织机的三次迭代。他回忆,2000-2010年引入进口喷气织机后,兰溪数百家纺企逐步形成“非进口不买”的行业惯性,而国产设备因效率低、稳定性差,到2015年基本被淘汰。

转折始于三四年前,当万舟尝试将几台国产样机投入生产线时,惊喜地发现其在能耗、品质上有了显著改进。许建军说:“这让我们看到了国产设备的潜力,也燃起了推动国产替代的决心。”

在推动国产替代中,万舟构建“应用反馈-协同研发-迭代升级”创新闭环:董事长与生产副总牵头成立专项组,针对国产织机在高速运转中的稳定性、能耗控制等核心痛点,累计提出100余项改进建议。首创“设备共研”模式,开放20年工艺数据库,派驻工程师全程参与调试。例如,引纬气流参数优化、永磁电机替换异步电机(电耗降10%)、卷布辊上加轴承、墙板从分体改为整体等改进,均来自一线工人建议和生产数据反哺。

青岛海佳集团研发总工李勇感慨地说,万舟无私共享工艺数据,协同研发,这种开放合作态度极大推进了国产织机的技术进步。以HA-9020N喷气织机为例,国产织机在新型墙板结构、节能喷嘴、直驱电机等技术上实现突破,部分性能已接近进口水平。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对万舟的数据反哺和协同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万舟的实践将中国织机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作为龙头企业,其规模化应用更形成示范效应,打破了国产高速织机难以推广的困局。目前万舟新装设备国产化率达97%,而国产织机价格较进口低近一半,能耗指标差距缩小,正吸引更多纺企青睐。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