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 07:01:05
来源: 无
“村咖”焕彩 乡村增色
截至目前,金华全市共有A级景区村庄2064个,覆盖所有县(市、区)。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5个,形成了一批知名乡村旅游特色村。优质旅游资源孕育出115个农创平台,吸引近20万返乡创业人员,培育出1万余名农创客。在这股返乡创业的浪潮中,“村咖”作为一种新兴业态,为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正值初夏,金华乡村绿意葱茏,浓郁的咖啡香逐渐弥漫,喝咖啡的人寻香而来,“村咖”为乡村添了风景、加了活力——它们或隐于山野田间,或建于古村老宅,咖啡文化与乡村生活的融合已然成为乡村旅游的新风尚。
“村咖”缘何会在金华乡村兴起?金华的热门“村咖”又有何独到之处?“村咖”又能走多远?
上午9时,位于金东区塘雅镇五渠塘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星野咖啡馆”已经忙碌开来了,90后黄郑洋的咖啡机升腾起热气。随着五月店铺试营业结束,订单量成倍增长,“现在店里就我一个人,真怕忙不过来。”他利落地萃取着咖啡原液,招呼记者去院子里走走。
星野咖啡主理人黄郑洋。
这一方占地2亩的小院,曾是废旧的水塘和荒田,后经治理改造,建起屋舍,开咖啡店。2024年,黄郑洋一家开始了园艺升级,在周边规划了露营区、餐厅、面包房等区块,打造出集休闲、娱乐、会客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
周边既无景区,又远离闹市,为什么要花时间、精力打造一家“村咖”?对这一疑问,黄郑洋用“希望”两字回答。“我希望这家咖啡店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乡村魅力,更希望能够带动村民增收。”2018年退伍后,黄郑洋先后从事过不同职业,2025年决定返乡创业,将创业的赛道锚定在“村咖”。
星野咖啡。
和黄郑洋一样带“资”回村的年轻人并不少,他们带回的财富、见识、敏锐的商业观察,有望让古老的乡村土地滋养出新的发展故事。
主理人傅统是95后农创客二代,因从小浸润于浓厚的乡土文化中,循着父辈的奋斗足迹,以年轻人的新潮视野改造采石堆场,打造出了具有异域风情的乱石咖啡园。“我父亲对雅畈感情很深厚,在雅畈经营神农生态园13年了,我也从小在这边长大,所以也想把事业重心放在这里。”自3月23日试营业以来,咖啡馆人气持续攀升,连续一个月登顶社交平台本地吃喝玩乐榜咖啡厅榜首,日客流稳定在200-300人左右。
乡村与咖啡的结合,本质是新消费场景与乡村文化的碰撞。在金华,各式各样、各有所长的“村咖”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朵浪花,激荡出了层层涟漪。
另辟蹊径,打造“非标”旅游新场景。“‘非标’文旅就该凭想象力做。”傅统介绍道,乱石咖啡从概念孵化到成功运营有两张图,一张是细致标注着东南亚咖啡木屋、茅草遮阳伞、瀑布水池等建设点位的概念图,一张是从高空俯瞰建设完成的乱石咖啡实景图。
乱石咖啡。
“咖啡店运营必须差异化,核心在于打造与众不同的场景体验,精准满足消费者寻求新奇与沉浸的需求。”用想象力打造的乱石咖啡跳脱传统咖啡馆模式,将自然环境、粗犷石材与现代休闲融为一体,营造出极具辨识度的“非标”旅游消费场景。
近日,武义县茭道镇沈家村也多了一处“村咖”打卡点,“嘿咖氧吧”隐于山谷之间,初次探访的客人往往会经历“曲径通幽”的寻觅与“豁然开朗”的惊喜。“选择沈家村是基于武义县北部山区文旅业态的综合考量,这里既有区位优势,也有文化底蕴。”项目主理人甄澄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院乡村规划师,他用3个月的时间,投入两百万元将闲置的土坯房、石屋,改造为充满设计感的咖啡吧、文创商店和民宿。
嘿咖氧吧。
选择将沈家村作为项目孵化地并非偶然。今年元旦假期,甄澄在朋友的介绍下,在沈家村的山谷度过了48小时,他将这段独处时光称之为“山谷就像一个巨大的浴缸,风声虫鸣让人格外平静。”在经过走访调研后,甄澄判断这里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场景需求,适合打造“没有天花板的社交空间”。
就近引流,有效承接景区流量。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村咖”的价值不仅在于“无中生有”的场景创新,更在于成为景区流量的“转换器”,把一次性的观光客流转化为深度体验的消费留量。在磐安县墨林村“金米兰咖啡馆”的二楼,有一扇可以尽收全村景色的窗户,前来打卡的年轻人喜欢手持一杯咖啡,以古色古香的墨林村为背景。“我们的客流量一直都很稳定,墨林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主理人应燕看好这家“村咖”的未来发展前景。
墨林金米兰咖啡。
热度之下,我们也要审视“村咖”流量退潮后的活力衰减、千村一面的同质困局等发展难题。金华“村咖”不应止步于网红效应,而要在产业融合与文化深耕中寻找破局之道。
做好“拓”和“引”。“不是说做一家咖啡店就好了,可持续发展既要借力现有流量,也要形成丰富业态。”甄澄作为资深的乡村规划师,对“村咖”的定位是打造“乡村CLUB”,通过拓展内部资源和引入外部资源,用咖啡盘活一个村。在他的规划中,“嘿咖氧吧”的未来要分成三步走,以咖啡为引流窗口,整合沈家村民宿资源,引入文创店,最终实现整村运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甄澄思路清晰,下一步,要依托山谷天然优势,形成白天咖啡、晚上酒吧的运营模式。
处理“新”和“旧”。“村咖”的魅力,根植于其独特的乡土文化属性,这些与乡土相融的咖啡店,以质朴风貌与别致体验打动人心。
步入武义县东垄村的“五柳农坊”,满目绿意,耳畔鸟鸣,清风送来咖啡醇香,生活节奏自然舒缓。主理人陶广以陶渊明“归隐田园”为精神内核,将非遗手作、农耕展览、田园研学融入咖啡空间,给予消费者新体验。“‘村咖’不是简单的空间改造,而是要保留村庄肌理,注入现代审美。尤其是年轻人,更有必要为乡村文化建设出一份力。”陶广希望自己的咖啡店能够成为地域文化的一扇窗。
五柳农坊。
平衡“土”和“洋”。当“洋咖啡”遇上“土特产”,一杯咖啡里沉淀着乡村风味密码。从“卖咖啡”到“卖场景”,土洋结合的关键在于情感共鸣。
在永康市秀岩村,“斗笠胚芽·晓咖啡”起新潮。将唐先镇的上考红糖、红美人柑橘、红富士葡萄等特产元素放入咖啡中,红富士美式、红美人美式、胚芽米咖啡都十分受欢迎。“在咖啡中加入了地方鲜果、特产,既可以中和咖啡的酸涩,也添加了一份果香。”负责秀岩村运营的小伙伴栋栋介绍道,考虑到消费者对咖啡口感的接受程度,改良了咖啡口感。下一步,秀岩村还计划将永康五指岩生姜做成姜饼、蛋糕,开发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消费品。
斗笠胚芽·晓咖啡。
尊重“旧”的根基,创新“新”的表达,调和“土”的深厚,拥抱“洋”的开放,“村咖”方能真正扎根乡村,走得更远。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