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义乌   正文

十六载守护如初,义乌孝子用爱诠释“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2025-06-18 14:37:24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钱旭升 文/摄

“妈,吃药时间到了,我扶你起床。”昨天上午7时40分许,位于义乌稠城街道胜利社区绣川府一幢民房里,63岁的王福生将药物放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再缓缓扶起母亲盛菊兰,一勺一勺喂入她口中。盛菊兰不能说话,没什么意识,但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非常配合。

盛菊兰的房间十分宽敞,光线也不错,基本上没什么异味。房间里放着的制氧机正在有序工作,各类药物上贴着用药时间和剂量,肠内营养粉剂、铁皮石斛等营养品将床边的小桌子摆得满满当当。

盛菊兰现年93岁,2009年时患上帕金森、老年痴呆等疾病,身体每况愈下。从重症监护室出来以后,生活逐渐不能自理。王福生原本和两个姐姐从事建筑材料生意,收入十分不错,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工作,将母亲搬来跟自己一同吃同住、尽心伺候。

“这些年,我已经提炼出照顾母亲的‘专属时刻表’。5点准时起床,先烧4壶开水。把开水倒入脸盆,等自然降温后帮母亲擦拭全身。然后,给她喂早饭、药物、营养品。8点左右,把母亲抱到轮椅上,推到窗边呼吸新鲜空气,并帮她全身按摩。下午3点左右,帮母亲换下衣物。晚上8点,给母亲泡一会脚。11点,等母亲入睡了,我再轻手轻脚地回到床上睡觉。凌晨2点左右,我一般会起一次床,看看母亲的被子有没有盖好。”王福生说,为了照顾母亲,这些年,他和妻子都没有出远门旅游。有时候去杭州、宁波等地办事,哪怕事情再多,也要争取当天来回。

“母亲虽然不能说话,但对她需求,我一清二楚。”王福生笑着说,比如母亲试着晃动身子,他就知道母亲躺久了,身体不舒服,想翻一下身子;如果母亲打喷嚏了,说明她感冒了,要及时喂感冒药。

过去的16年,伴随着城市有机更新,王福生的住址先后从西门街搬到下车门社区,再搬到机场路边上,如今又回迁至绣川府。几经周折,但王福生对母亲的爱与关怀没有半分褪色。“好几个朋友劝我,母亲跟着我们搬来搬去,太辛苦了,干脆送敬老院算了。但敬老院再好,也没自己照顾放心。”王福生说。

对于王福生的孝顺,左邻右舍纷纷交口称赞。住在附近的朱先生说,王福生照顾母亲非常细致,很有耐心。坚持一两月都难,坚持这么多年就更加难能可贵。他给母亲准备的脸盆就有三个,分别是用来洗脸、擦身子和洗脚的。老太太房间里的空调全天一半以上时间都开着,王福生会根据她的反应及时调整温度。

王福生的孝顺之举,也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子女。孩子们看到父亲日复一日地悉心照顾奶奶,从小就懂得了孝顺和感恩的意义。如今,一有空闲,孩子们也会帮着父亲照顾奶奶。王福生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孝顺的美德代代相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是家里的‘老宝贝’。照顾母亲这件事上,两个姐姐和我的老婆也付出很多。”王福生说,自己小时候,父亲在杭州工作,母亲要照顾他和两个姐姐,还要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非常不容易。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他会继续坚守在母亲身边,用自己的爱和陪伴,让母亲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