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0 10:16:11
来源: 无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日前,在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白鹭营地,金东籍音乐家严圣民执棒指挥,百余名歌手深情唱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名作。这支特别的合唱团,汇聚了专业音乐家与金东农民合唱团成员,他们的歌声在田野间回荡。
作为施光南的故乡,金东区持续深挖“光南曲”的文化富矿,将名人效应转化为驱动发展的新动能。目前,全区建有施光南纪念馆、施光南音乐广场、施光南音乐厅,打造了118个光南文化舞台,并培育了农民合唱团、少儿合唱团等本土文艺生力军。依托这些载体,送戏下乡、人才驻乡、乐韵润乡等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滋养乡村音乐沃土。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已举办各类乡村音乐活动180余场,吸引观众超5万人次,音乐正成为凝聚乡情、激活乡村的重要纽带。
音乐活动的火热,吸引了更高层次的关注与参与。6月5日举办的“金东之夜”浙江音乐界系列活动,汇聚全国精英,在施光南故里演绎经典,传承“为人民创作”的精神。同期举办的高规格省级赛事,也为本土音乐人才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希望能带更多优秀音乐人登上家乡舞台。”严圣民说,一次回乡探亲时,他在田埂间唱起施光南的歌,劳作的花农们随之应和。“那一刻,歌声仿佛驱散了劳作的辛苦。音乐就有这样的魅力!”如今,像严圣民这样关注家乡建设的音乐人才不断回流,而音乐带来的机遇也正惠及更多村民。
正是基于深厚的实践基础,金东区创新性地将音乐元素系统融入乡村振兴。作为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音乐实践点,八仙积道共富带以“大美郊野、八仙积道”为本底,通过组建专业驻村指导团队、开发特色音乐文旅产品,系统推进“艺术扎根大地”计划及全省乡村振兴音乐共富带试点建设,为音乐人筑梦,为乡村振兴赋能。
“音乐共富带”的效应已初步显现。在坡阳古街,金东区首台沉浸式婺剧《金东印记·戏舞千年》于“五一”假期成功首演。该剧由专业院团骨干与本土文艺爱好者共创,融合了婺剧、滚灯、豆腐宴、朱子理学等地方文化元素,让游客“移步换景”成为剧中人。短短假期便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及特色农产品消费超200万元。“演出增加了我们的客流,假期收入比平时翻了一番!”在古街上经营杨阿姨小吃店的杨周安说。
距离古街不远处的白鹭营地,成为青年潮流聚集地。今年以来,“潮头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在此轮番上演,凭借其“小而美、氛围活、形式新”的特色,持续为乡村注入青春动能。不久前,该营地还凭借抖音“五一浙里团”活动,冲进金华露营热销榜前三。营地负责人赵周翀说,常态化音乐活动显著提升了场地利用率和关联消费。
“‘音乐共富带’已形成差异化布局,坡阳古街主推非遗婺剧,白鹭营地主打流行音乐。”金东区文化馆馆长周晓芸介绍,古街和营地两大重要景点均设有多个固定展演点位,两大主题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丰富的音乐文化体验场景。预计全年将举办音乐、戏曲等各类文化活动超80场,持续创造就业岗位、拉动综合消费。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