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火车司机退休后 成为爱写生的“野生”画家

2025-06-22 06:38:57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郑宇恒 文/摄

若在晴天来到位于金东区的建筑艺术公园,有时能在一棵树下,见到一位头戴草帽的大叔,他神情专注,手握油画棒,在面前的画板上涂抹,偶尔引得路人好奇驻足。

这位常在公园写生的画家叫林跃胜,今年63岁,他退休前是一名热爱绘画的火车司机,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投入爱好,因为从未接受过学院派美术教育,他笑称自己是一个“野生”画家。

赶花期,追光线

6月18日下午2时,太阳将地面晒得滚烫,吹拂的风也透着热气,建筑艺术公园内鲜少游人,记者一眼就找到了站在广玉兰树下的林跃胜。

“Nice to meet you.You can call me Bruce Lee.”林跃胜最近在老年大学上英语课,来了一串流利的自我介绍后笑着说:“年轻的时候,大家说我有点像李小龙,所以给自己取了这个英文名。”

林跃胜住在建筑艺术公园附近,只要得了空,就骑着自行车,背着沉重的画具,来公园里寻找好看的景致。

“这个公园里的木屋、跑道、小树林等我都画过,其中画得最多的是广玉兰,洁白的花朵有一种圣洁感,总能触动我。”林跃胜的画架上,正夹着一幅绘有广玉兰的画纸,他指了指斜前方树上盛开的一朵花说:“这是我参考的对象,因为花开的样子每天不同,所以昨天画画时,我就将许多细节记在脑子里,今天再添上几笔就能完成。”


植物花期受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有时一场大雨过后,便凋零一地。林跃胜曾寻到一丛旺盛的美人蕉,当时天气炎热,附近没有阴凉处,想等几日再画,可再去时花已被剪平,这次遗憾之后,他便更珍惜眼前的景色。

为了画出满意的效果,林跃胜往往速战速决,倘若一幅画要多日才能完工,他尽量避开光线不稳定的时刻,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放置画架。“油画棒作画讲究光线,这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我通常在晴朗的天气外出写生,不过最近想画阴雨中的广玉兰,在等一场雨”。

自小爱绘画,用丰富色彩表达内心

欣赏林跃胜的画会发现,画面中的线条与色彩近看凌乱,远看协调,大片的色块既五彩斑斓,又和谐统一,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感。被问及如何把握色彩时,林跃胜也说不上来,因为他通过眼前事物产生联想,进而用色彩进行加工,所以呈现出来的并非具象。

身边帮忙磨墨,偶尔还能收获几幅自己的人物速写,这让他开始尝试涂鸦。

过去信息流通慢,书店与图书馆成了林跃胜在学生时代常去的地方,他带着一支笔、一本本子,临摹书上的图画。开始工作后,林跃胜的空闲时间变少,但还是坚持练习画技,“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类的学生会在高村租房子上课,我就交费后和他们一起画石膏像。当时我还是个单身汉,有时一直画到凌晨”。

刚开始写生时,林跃胜画的是油画,追求写实的画风,由于画布与大盒的颜料太沉重,他就买了一盒5元的油画棒,带着轻便的速写本,用“大火爆炒”式的创作手法,开启新的写生之路。

如今,林跃胜购置了各式各样的油画棒,画完了20余本速写本,认为每一幅画的诞生都具有偶然性。他翻开过去的作品说:“处于不同年龄、不同心境时,我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无法复刻过去的作品。”

写生时遇到的人与事

在还是火车司机的时候,林跃胜日复一日地驾驶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地前往目的地,途中常经过白龙桥,附近的景色深深印在他的心里,于是他就去附近的村庄写生。

对村民们来说,写生是件稀罕事,见林跃胜画得好,便推举起自己的老家,让他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就这样,林跃胜逐渐扩大了活动范围,独自上赤松山写生到傍晚时,遇到好心的司机载他下山;多日在村中画画,无处安放画具时,友善的老奶奶将房门的钥匙交给他,让他自行看管……

“有段时间,我总是去一片菜地写生,刚开始菜农们见我眼生,担心我会偷菜,后来看我只是画画,反而拔了菜送给我,我连忙婉谢。”林跃胜说自己行走“写生江湖”多年,一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是将眼前的事物用于入画。

绘画并非一门孤独的艺术,林跃胜乐于参观展览,通过交流探讨提升对艺术的认知。今年6月,以一场画展为契机,林跃胜参与了由金华市文化馆承办的“金华市第十三期群文视觉艺术(美术)业务提升班”,作为唯一一位没有系统学习过美术的画家,他的画作得到专业的评说,这让他受到鼓舞与启发。

“画作的好坏并非由创作时长决定,所以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幅画应该在什么时候结束。”林跃胜抛出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后,继续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中,绘制纸上那一朵广玉兰。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