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浦江   正文

金华日报丨稻虾轮作蹚出致富新路

2025-06-23 15:25:37

来源: 无

作者: 叶赛丽

走进浦江县前吴乡灵溪村,连片的稻虾田条块相连,波光粼粼的水田里,小龙虾挥舞着螯足,活力十足。“我们稻田里的水是从通济湖水库引过来的,水质好,养殖出来的小龙虾也很干净。”饲养员将筐里虾壳青亮、腮净腹白的小龙虾展示给记者看。

提及养殖小龙虾的起因,灵溪村党支部书记赵小毛坦言,过去村里底子薄、资源少,他们曾尝试过土鸡土鸭养殖、来料加工等项目,然而村集体经济始终难以突破50万元大关。为此,村两委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寻找合适的产业。2023年,他们赴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考察时,被当地稻田里“既能卖龙虾,又能引游客”的多元发展模式深深触动。“看到人家的稻田里养出‘金疙瘩’,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个模式搬回灵溪。”赵小毛说。

考察归来后,次年3月,灵溪村利用水稻种植前的闲置期,试养了20亩小龙虾。“前期投入主要在购买虾苗上,平时养殖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成本低但是收益高。”赵小毛言语间难掩喜悦,“去年村集体经济顺利突破了50万元。”

稻虾轮作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生态效益。灵溪村的稻田曾因土层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原先种植水稻每亩需施用20多公斤化肥。如今,小龙虾养殖不仅让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小龙虾的粪便还成为天然有机肥,稻田里的杂草、害虫和浮游动物成为小龙虾的自助大餐,使得每亩稻田化肥用量减少50%,农药用量减少30%。“稻米的品质更好了,价格也有望提高,真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赵小毛说。

2024年6月,在浦江县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牵头下,灵溪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打造了“丘陵山区稻-小龙虾土壤健康与高效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该基地以“科研+实践”双轮驱动,构建“水稻护水、虾粪肥田”生态循环系统。中心工作人员胡旭昶详细解读了其中的生态密码,“我们通过科学规划养殖沟渠、外围田埂及防逃设施,栽种天然饵料伊乐藻,构建起低污染、高效益的种养模式。这种模式既提升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面对丘陵山区土壤板结、土层较薄导致小龙虾亩产约100公斤的限制,灵溪村通过一三产业融合,将稻田划分为多个垂钓区,田埂上遮阳伞整齐排列,户外灶台炊烟袅袅,游客们既能体验垂钓的乐趣,又能享受野炊的美味。“这种田园体验很受欢迎,节假日期间我们单日收入可达3600元。”赵小毛对未来充满憧憬,“我们打算将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大到100亩,等到了明年,这里又会有新的变化。”

从“单打独斗”的传统农业到“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灵溪村的稻虾轮作模式为丘陵山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随着示范基地的不断完善,这幅“虾满塘、稻飘香”的生态画卷不仅是田园诗意的呈现,更是为其他山区村落提供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现实参照。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