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自然物语】在金华,遇见“地球之肾”的别样美好

2025-06-24 12:36:28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汪蕾/文 张辉/摄

大自然是浪漫的制造者,在世间的各个角落里埋下伏笔。那些藏进四季的故事,融进天地的秘密,都有属于自己的物语。《金华晚报》推出“自然物语”专栏,介绍金华的春华秋实夏种冬藏,如果你也热爱大自然,请与我们一起分享。


  上个月,浙江省林业局印发了《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0年)》,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行动纲领;同时还调整发布了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其中,新增7处省级重要湿地,金华有金东区满塘水库、兰溪市芝堰水库与浦江县浦阳江省级重要湿地等3处在列,新增量位列全省第一

  目前,浙江省级重要湿地共计94处,我市有11处,总量与宁波、衢州并列全省第一。除新增的3处省级重要湿地外,还有婺城区莘畈溪、东阳市东白山、义乌市南江、永康市南溪湾、武义县十里荷花、武义县熟溪、磐安县夹溪与磐安县七仙湖省级重要湿地。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盛夏将至,看见一汪清流,内心似乎就静下来,一条江河、一泓碧水,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地球之肾”,呼吸凝结着水汽的清新。

兰溪湿地资源最为丰富


金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谢纯刚告诉记者,从湿地总面积来看,我市的数字并不靠前。全市湿地面积约为3.2万公顷,占浙江省湿地总面积的2.88%,在全省排名第九。

从类型上来看,金华共有人工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等4种类型湿地。其中,人工湿地面积最大,有2.04万公顷,占比为63.98%;其次是河流湿地,有1.14万公顷,占比为35.74%;而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最少,仅有51.12公顷和38.79公顷。

图片

从地域上来看,兰溪湿地资源最为丰富,面积为1.15万公顷,占比达到36%;其次是婺城,面积有0.47万公顷,占比14.75%。

从功能上来看,湿地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基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它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发挥着灾害缓冲器与高效“固碳器”的作用,其单位面积湿地的固碳作用是森林的9倍。

江河、湖泊、沼泽等湿地蓄积了大量淡水资源,是居民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来源。据统计,我国的湿地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像沙畈、金兰、九峰、安地等4个水库所在的市区饮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就是金华市区150多万群众的“大水缸”。

湿地还是大自然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水质、降解污染方面具有人工难以比拟的净化作用。

在生态保护方面,仅占地球6%的湿地环境中,生活和栖息着世界上20%的生物物种,其丰富程度仅次于森林。浙江省的湿地就为32.5%的高等植物和79.8%的脊椎动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图片

金华湿地上演“反差萌”

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冷知识,湿地总面积少的金华,以开发利用上演了一出“反差萌”,以仅占全省2.88%的湿地资源,硬核拿下了全省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数量的榜首(与温州并列),占比达到17.91%。全市12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包括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婺城九峰、金华金满湖、兰溪兰江、东阳东白山高山湿地、东阳东阳江、义乌南江、永康石柱、永康杨溪源、武义熟溪、武义十里荷花和磐安七仙湖11个省级湿地公园。

这里先要说一说湿地公园与重要湿地,两者概念与功能有所不同。前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发后将湿地融入人的属性。目前我市已将18.83%的湿地资源划为省级湿地公园。后者则更侧重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图片

比如婺城区莘畈溪省级重要湿地,就非常原生态。境内有永久性河流、库塘,河道曲折、河岸自然、洲滩众多,有银叶柳林、枫杨林、香樟林、芦竹群系、斑茅群系、细叶水团花灌丛等多个群系植被,不仅河水清澈,而且驳岸生态自然,蜿蜓的溪流与河心洲、沿岸漫滩和周边农田相得益彰,形成了结构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功能完备的复合型生态系统,在浙江中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特点。

图片

如果说省级重要湿地略显“野生”,那已经开发的湿地公园就更加“亲民”。位于浦江县境内浦阳江上游的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丰富的湿地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我国东部丘陵山区“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公园建设典范;位于金东区的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被称为市区“后花园”,偌大的公园色彩斑斓,春季郁金香、梨花、桃花、海棠竞相绽放,加上亲水平台、游步小道,共同造就了公园的浪漫休闲氛围;位于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十里荷花省级湿地公园每年夏天都会成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墨画,以蔚为壮观的十里荷花、底蕴深厚的宣莲文化和独具魅力的畲族风情吸引游人。

图片

两处湿地最具特色

此前,省绿化和湿地保护委员会、省林业厅曾在全省组织开展寻找“最具特色湿地”,最终根据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评选出浙江十大“最具特色湿地”,永康杨溪源与磐安七仙湖两个省级湿地公园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价值入选,成为新晋顶流。

图片

“最具特色湿地”特色在哪?位于永康市东南部的永康杨溪源省级湿地公园,是在杨溪源水库上游建设的用于净化水质的人工湿地,日净化能力约4.6万吨,湿地内丰富多彩的水生植被是其最大特色。

而地处磐安县盘峰乡的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则是国内少见的高山湿地公园。整个湿地是由库塘群、森林沼泽、草甸沼泽为主构成的典型的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并具有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公园内有杜鹃谷、杜鹃物种园、七仙湖群、“高山流水”和“天马坪”高山草甸等15处自然景观,核心区由7个人工湖群组成,像天女撒下的一颗颗珍珠,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串珠状湖群之一。

据了解,湿地保护是美丽浙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0年)》中提出,至2025年全省湿地面积保持稳定,湿地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不断健全,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逐步提升;至2030年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湿地综合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湿地保护与管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并一次构建“一屏引领、八脉辐射、一网协同、多点联动、全域美丽”的全省湿地保护空间布局。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