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佳音巷|云居坪上

2025-06-25 07:00:04

来源: 无

作者: 作者:朱耀照 诵读:吴铮

微信图片_2025-06-24_143722_103.jpg


 
 
▲点击音频,一起聆听文章▲


云居坪上

作者:朱耀照

诵读:吴  铮


这两天,我与几个朋友来坪上云居,游坪上,看云居。

坪上云居,是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冷坞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在冷坞村南边山上。准确地说,冷坞村在离山脚很近的山坳,而坪上云居则在离山顶不远的山脊。两村相距三四里路,海拔也相差几百米。

坪上云居村子不大,四十多户人家。原为坪上村,2015年旧村改造完成后,便改名坪上云居。如今,依地势而立的三十多幢房舍错落有致,黑屋顶、白粉墙、大门小窗,呈各种几何图形。别具一格的村子,成了摄影师的镜头,游客的打卡点。而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也正招待着四面八方的客人。

坪上云居,这村名恰如其分。它既保留了传统,又显示了该村周围幽深的地理环境。村子处三十六岗中一山梁稍平坦的地方。东侧微凹。西侧山谷深凹幽长,中有一岭,石板砌成,从冷坞村一直到山顶的竹林讲寺,为通往外乡的官道。两旁山脊道道。如能平展,便是一片桑叶的条条叶脉。一到后半夜,群山之间被云雾充塞。云雾如平静的水,表面几乎成一线。线上的,是云平面的山峰,看不见的,是云平面下的池塘、村庄、山地、路面。而群山里的云雾,范围小的像是水池,中等的是湖泊,更大的是大海,有出海口,避风港等。这些云,停留在这里,直到太阳出来才慢慢飘散。这便是坪上云居村名的由来。

微信图片_2025-06-24_143727_544.jpg

第二天早上,我们几人相约去看云居,看日出。从农家乐出门,走向后山。前面是往西斜上不断延伸的路。路面为大小不同的石块铺成。因近几天晚上都下过雨,石块有苔藓,踏上去很滑,队伍前后不时传来差点摔倒时发出的惊呼声。但没有人想到回撤。天色越来越明朗。周围的景色渐渐清晰。只见路两边柴草繁茂。南边,俯视群山,只见群山之间是云海。但在每一处,所能见到的范围不同。山势平缓而柴木茂盛,视野狭窄,不能饱尝坪上云居的仙境。而在山势陡峭的地方,柴木没能遮蔽视野,就能见到群山之间的云海,见到远山,见到坪上云居颇具个性的房子。于是,每人都会停下来拍照,我也随之浮想联翩——

白云下面是黑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如今,白云像是覆盖黑土地的塑料薄膜,又似滋养土地的肥料。这片有白云的土地,让村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黑土地上出产的黄桃,剖开来,外黄中红,尝一下,香甜清脆。而从黑土地收获的豇豆干、咸菜干、萝卜干、笋干,烹制后放上餐桌,成了众口交赞的美味。白云,又是大自然笔下的画卷,波澜壮阔,尽显自然本色。白云,在这里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还创造着丰富的精神文化。

这样一面想,一面走,走走停停到了山顶。这有一个露天平台。脚下为木地板,东西两边有栏杆和大理石凳子。它也有一个名字——望仙台,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见东边的云朵镶着金边,还以为太阳要从那里出来。结果,太阳从旁边出来,先是一个红火点,再是扇形,然后是半圆,再是大半个圆,最后才是全部。整个过程正如坪上云居从无到有地呈现。

下山了,云海正在一点点消散。云雾从下而上,依山势上升,似有千军万马,奔腾而上。山脚、池塘、村庄,渐渐清晰起来。这又是美好的一天。

云居坪上,让坪上有不一般的神韵。坪上云居,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的仙境,见识这里的白云,见识这个村里的魅力,见识村民满脸笑容的幸福生活。这正是我这次游览坪上云居的收获所在。

(图片由朱耀照提供)



点击打开【佳音巷】专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