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武义   正文

新宅高山飘香③|周胜春:炒茶试温度,品茶寻真味

2025-06-28 13:21:49

来源: 无

作者: 巩长青

八百米云端,武义新宅镇以四季为笔,绘就一幅香气地图:春茶、夏果、秋稻、冬药。这里,偏远成就稀缺,传统孕育新生。即日起,金彩云武义频道将开辟《新宅高山飘香》系列报道。让我们循着香气,走进这片云上的理想国,了解新宅的农业,聆听土地与人的和鸣。

炒茶人的时间总被季节分成两半。三四五月,周胜春守着铁锅从早忙到晚,茶青在锅里发出“沙沙”的翻炒声;到了六七月,灶台歇了,他就坐在茶台前,一泡就是一上午。在武义县新宅镇新宅村的席麦制茶公司中,周胜春开辟了一方品茶天地,桌上摆着不同的茶杯,刚收的野茶、去年存的奶白茶、茶商寄来的茶样,他一杯杯喝,一遍遍品。

DSC07670.JPG

“不炒茶的时候,就得喝茶。”他说,喝得多了,才知道哪种茶青该用多高的温度炒,下次炒茶心里才有底。这是八婺工匠、浙江席麦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胜春的日常,也是他35年在茶香里泡出来的日子。

钻研
从学徒到八婺工匠
dcf6acb46fc24ebfc5a285d2bc1038c.jpg

“那时候学的是从种茶到炒茶的全套手艺,老师说‘做茶要做到老学到老’。”1987年,15岁的周胜春踏入中专校门,主修茶叶种植与加工,没想到老师的话一语成谶。1991年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武义农场,这是一个有着900多亩茶园和当时设备最好的茶厂,在周胜春看来,是武义得天独厚的茶环境,让他有机会将所学付诸实践。从种茶到采茶,再到炒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用心体悟。

“最早做龙井,炒了两年才摸出门道。”回忆起早年经历,周胜春笑言曾为控制火候熬红了眼。90年代的武义绿茶市场尚在起步,多数茶厂追求“外形绿、色泽亮”,他却偏偏盯上了“滋味”这块硬骨头。

记者发现,他的公司更像个绿茶实验室,2月做乌牛早,4月炒安吉白茶,5月采野茶,每个品种的根系深度、内含物质都不同。如新宅镇的土质有火山岩的成分,这里的野茶根系深2米,吸足矿物质,用开水洗茶时,细闻就有大自然的香气。

早在2016年,周胜春的制茶技艺在行业内就已有口皆碑。他代表金华参加浙江省首届茶叶加工技能大赛,在两斤茶青原料面前,别人都在做当时最热门的扁形龙井茶,而他另辟蹊径选择了制作卷曲形绿茶。从杀青、回潮、揉捻到烘干,当他的作品呈现在评委面前时,那独特的香气、优美的外形和甘甜的口感,瞬间征服了所有人,击败了浙江省它地选拔的制茶师傅,荣获第一名。

10dbf1870aff70fc989e4801755f605.jpg

寻味
山头茶韵有灵

曾经,周胜春也有自己管理茶园,那一片片翠绿的茶树,是他心中的宝贝。然而,随着对茶叶研究的深入,他愈发感到,制茶是一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每一个山头、每一个茶叶品种都有着独特的灵魂和滋味。

“茶叶的品质不仅仅取决于品种,更与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周胜春说,不同的山头,有着不同的土壤、气候和海拔,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茶叶千差万别的口感和香气。因此,“看茶做茶”成为他工作的核心准则。他会仔细观察每一批茶叶的色泽、形态和香气,根据茶叶的特点,灵活调整制茶的温度、时间和手法,力求将每一片茶叶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周胜春说,如果将自己捆绑在一个山头,就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风景,而忽略了外面更广阔的天地。他渴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发现不同山头、不同品种茶叶的独特之处,将它们的美妙滋味呈现给更多的人。

a9a50a430a9eeca0e0637afc52ae5e9.jpg

为了实现自己的制茶理想,周胜春选择了与茶农合作。茶农们对土地和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经验,他们是茶叶种植的行家里手。通过与茶农合作,茶农们专注于茶叶的种植,而他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制茶环节中。目前,他已带动新宅周边茶园3000多亩与300多农户的发展。

2018年,他从建德引入一种白化度极高的品种,刚出来时被称作“茶叶里的大熊猫”。不仅与当地农人合作,还在别人做奶白茶的外形时,它既做外形又做口感。“当时市场上已经达到了上万元一斤的高价,大家都追捧它如花的造型”周胜春介绍说,他不断调整加工工艺与反复试验,从开始的蟹黄味,炒到现在的谷物香、炒米味,给人全新绿茶味觉体验。

313a017454b968d45c34b452ae0a5d0.jpg

破局
为绿茶“正名”

“现在很多人说绿茶伤胃,其实是误区。”周胜春捧起一杯野茶,茶汤清亮泛黄。他解释,市售绿茶为追求翠绿颜色,常出现温度不够炒得半生不熟的情况,有些内含物没有充分地转化和挥发掉,因此,有些人喝了会感觉肠胃不舒服。真正好的绿茶,一定是炒透、烘足、做熟的。

DSC07664.JPG

周胜春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1996年至今的天气与制茶日志,他说不同的茶叶在不同的天气、环境,甚至不同器皿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纪录是为了得到更好地验证,他现场为记者冲泡两杯茶,一杯冷藏保存,一杯经炭火复烘。冷藏的茶带寒气,复烘后火气退了,喝着就舒服了。

对于“绿茶只能当年喝”的观点,周胜春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如果保存得当,绿茶同样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并且口感还会有所变化。他分享了自己保存绿茶的经验,建议将绿茶放在陶罐里,密封后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若长时间不喝,可短期放在冷库里保存,但在饮用前最好重新烘一下。

DSC07662.JPG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茶的正确知识,周胜春不放过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他积极参加各类茶叶展销会、品鉴会,在现场向消费者讲解绿茶的特点和饮用方法。他还计划开设抖音直播,通过网络平台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绿茶文化和制茶技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绿茶,爱上绿茶,让绿茶的清香在更多人的生活中弥漫开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