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1:18:37
来源: 无
系上围裙、榨果蔬汁、和面……这些场景,早已成为曾培景最熟悉的生活剪影。她的故事始于最朴素的母爱——为儿子研发健康零食,却意外铺就了一条带动乡村产业的创业之路。
母爱浇灌的创业初心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曾培景和丈夫将原本经营的超市转手,前往安徽芜湖经营网吧。丈夫承担了更多看店职责,让她有更多时间研究儿子的餐食。厨房里弥漫的果蔬芬芳,是她最享受的时光。“记得第一次尝试做‘彩虹面’时,儿子迫不及待地围着灶台转。”她回忆道。正是那一刻,创业做“彩虹面”的念头悄然萌生。
2018年,为了照顾年迈的长辈,夫妻俩决定从安徽回到家乡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荷丰村。面对全新的家乡市场,他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儿童健康零食潜力巨大。于是,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曾培景和丈夫重新装修了老家20余年无人居住的老房子,用两台烤箱启了新的创业篇章。
“天然无添加”的品质坚守
创业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起步尤其艰难,那些披星戴月的日子他们记忆犹新。凌晨3点的工作室里,看似简单的溶豆制作却让他们屡屡碰壁——有过不成型的挫折,也有过整盘烤糊的崩溃。第一代产品经历了百余次失败才成功。“每次失败后,我们都会详细记录温度、时间等参数,就像做实验一样。”曾培景回忆道。
初期的挑战远不止产品研发。曾培景和丈夫身兼数职,不仅要攻克技术难关,还要从零自学摄影、文案、物流、招商等各个环节。“那时候我们就像个全能选手,学习每一个细节。”她笑着说,为了拍出一张满意的产品照,他们常常反复拍摄30多次,手机相册里密密麻麻全是各种角度的溶豆照片。
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的是对品质的执着和对初心的坚守。“我们做的不仅是零食,更是传递妈妈的爱。”胡萝卜的橙、菠菜的绿、仙人掌果的红、紫薯的紫……这些天然的色彩融入一颗颗精致的溶豆。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曾培景始终恪守“天然无添加”的底线和“成本可以高,品质绝不能降”的原则,所有原料都精挑细选。尽管原料成本比同行高出30%,但当听到顾客说“能吃出不一样”时,所有的坚持都变得更有意义。烤箱里飘出的,是美食的香气,更是对品质的追求。
这份用心,逐渐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温暖的反馈。“我们把订单全部记在本子上,完成一个订单就勾掉一个,避免出错。”翻阅那些订单本,每一页都承载着沉甸甸的信任。回望7年创业路,曾培景最珍视的不是不断增长的销售额,而是那些来自顾客的感动。
母爱厨房惠乡邻
如今,曾培景制作的产品已从最初的溶豆扩展到果蔬蛋白溶豆、果蔬奶圈、果蔬芝士脆、芝士小煎饼、“一人食”小披萨等10余个品种。当3000多位代理商将她的产品送往全国各地时,曾培景的目光又投向了家乡的地域特色。她开始了新的探索——将武义芋头变成孩子们爱吃的卡通芋饺。“我们要让地方美味走进下一代人的记忆里。”她说,研发芋饺,既能为当地芋头开拓销路,也能助力推广地方美食。
业务的扩展带来了对空间的需求,也带动了村民增收。他们将180平方米的老宅改造成现代化工作室,不仅提供了8个稳定的就业岗位,还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员工兼顾工作与家庭。除了提供就业,曾培景积极利用自身渠道反哺当地农业。一次,员工丽姐小心翼翼地询问能否帮忙销售家里老人自产的红糖,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先将红糖作为赠品送给客户,因品质上乘大获好评,第二年便迎来了大量回购订单,成功帮助农户打开了销路。
曾培景用7年时光完成了一场美丽的蜕变。今年,她入选“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信。”她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